项目质量――成本管理基本理论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费根鲍姆提出了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的概念。而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步引入质量成本管理的模式,并且在纺织、化工以及航天工业等行业进行了广泛使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国管理学界普遍认同的质量成本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为了确保项目质量达到预先设计或相关文件规定的水平而消耗的费用;由于工程质量未达到预先设计规定的或相关部门规定的标准而造成的损失。
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的理想状态是实现质量最佳,同时成本最低,但是由于实际工程项目的复杂性以及项目管理中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两者自身存在的一些矛盾,导致了理想状态的不可实现。因此,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管理者的优化控制措施,使项目质量与成本实现相对较优,以相对较少的投资消耗,实现相对较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平衡,从而满足项目预先设计目的。
为了更好地配合项目实施,有必要先界定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首先,质量成本管理不仅仅是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内部的活动,还应该包括项目实施之前与竣工之后的各个阶段,同时也应该包括各相关企业的管理活动。其次,要把质量和成本放在相同重要的位置来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因此项目质量成本可以定义为:在项目的整个周期以及项目的各个阶段,为了保障项目质量同时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而消耗的费用。
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的特点主要有:
(1)管理周期长。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在整个过程中影响质量与成本的因素很多而且复杂多变,所以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都要采取相应的监督、控制与补救措施,来保障预期的项目质量与成本。
(2)阶段性强。针对不同的项目阶段,不同阶段的任务要求与项目的质量目标、成本目标,项目的质量―成本控制的内容与方式方法也应当有所差异。例如设计阶段质量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产品的设计质量与保证设计质量所消耗的相关费用的管理;实施阶段的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为对实施质量的控制以及为保证施工质量所消耗的费用的管理。因此,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的含义要根据工作的内容以性质而定。这就决定了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的阶段性。
(3)任务复杂而艰巨。项目设计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决定了项目质量管理的复杂性,不但管理的数据量巨大,而且管理的跨度也相当大。质量成本管理的数据资料都必须从项目的各个方面、各个部门的大量记录中提取分析得到,收集整理过程繁琐,所以从最初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活动开始,就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存档,便于使用时能及时查找。而且在某个阶段完成以后,应进行及时的分期收集、分析与归档。
(4)可变性强。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外界环境以及项目自身原因的影响,导致项目质量成本管理要随着项目的改变而改变。例如,在项目设计发生变更时,项目的质量控制标准与控制方法以及项目的实际支出也将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时的成本投入就不能完全按照计划执行,必须要重新分析质量成本的实际状况。
项目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要求主要包括:符合项目质量成本的构成及其范围;结合项目的实际,注重相关项目的重要性原则;同成本核算制度相一致,同时注重项目质量成本责任管理的要求;紧密结合工艺复杂度、项目自身特点与设备条件。
进行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的优点主要有:在一定程度上既确定了成本目标,同时也注重质量目标,为实现项目的最终目标提供保障;有利于各部门工作的协调,调动了各个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并且可以有效避免部门间矛盾的产生;有利于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从而完善质量体系。
尽管质量成本管理在我国已经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技术的科技化发展,很多通用的技术和理论已经显现出不足之处。我国的相关管理人员对质量成本管理的认识与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与国际水平尚有差距。
项目质量预防成本是在该项目实施之前和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项目质量,减少和避免质量缺陷而进行的预防工作所消耗的成本;项目质量鉴定成本是指在项目实施之前,对相关的材料和设备进行必要的鉴定,以及在项目完成以后对产品本身的质量鉴定所消耗的成本;项目内部损失成本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质量缺陷,以及为了弥补这些缺陷而消耗的成本;项目外部损失成本是指项目完成并交付使用以后,由于质量问题而消耗的成本,如赔偿费、保修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