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满文档案中的“新词”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一种语言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故语言有其社会性和时代性,当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变化,在词汇中都能有所体现。本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满文档案中的“新词”入手(这里所谓的“新词”即指汉语借词),结合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尝试对这一时期的大量“新词”进行梳理并探求“新词”出现的原因。
一、清末民初满文档案中的“新词”
清代后期满文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全国范围内公文都使用汉文,但是也存在特例,即在个别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依然使用满文,中华民国建立后这一现象在个别地区依然存在。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满文档案与清代前期的满文档案相比已经有明显不同,因为社会在变化发展,语言和文字必然会刻有时代的印记。下面列举一些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满文档案中的“新词”,笔者已对这些词汇进行罗马字转写如:
枪支类词汇:
??li siyang kuwai ciyang e guwe liyan ju ciyang
十响快枪 俄国连珠枪
dan siyang kuwai ciyang ??li san tai bo
单响快枪 十三太保
官职类词汇:
jen ??leo ??li [1] siyūn an ??li
镇守使 巡按使
sahaliyan ulai goloi da dergi ilan golo siyūn yuwei ??li
黑龙江省长 东三省巡阅使
官署类词汇:
dorgi baita be icihiyara jurgan gurun i baita be icihiyara jurgan
内务部 国务院
??leng jang siden yamun dasan baita icihiyara tanggin
省长公署 政事堂
其他专有词汇:
dulimbai irgen gurun uwai sejen[1]
中华民国 火车
talkiyan selgiyen
电 令
io jeng [1] selei jugūn[1]
邮政 铁路
二、“新词”的分类
前面所举的“新词”基本上都是汉语借词,因为在这一时期清朝已不复存在,黑龙江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却依然使用满语、满文,就不可避免的要从汉语中借用大量“新词”,现按其构词方式可大致分为三类:1.音译型,例??li siyang kuwai ciyang“十响快枪”、e guwe liyan ju ciyang“俄国连珠枪”、siyūn an ??li“巡按使”等;2.音意混合型,menggun yuwan“银元”、dergi ilan golo siyūn yuwei ??li“东三省巡阅使”等;3.意译型,dulimbai irgen gurun“中华民国”、tuwai sejen“火车”、selei jugūn“铁路”、dasan baita icihiyara tanggin“政事堂”、dorgi baita be icihiyara jurgan“内务部”等。
三、结语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的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当时的社会环境充斥大量借用的“新词”如:议会、国会、国务院等等。然而生活在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与外界相对隔绝的条件下依然沿袭前代说满语、写满文,但是随着与外界的交流逐渐增多,满语中原有词汇并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所以便大量的采用汉语借词,在借用时采取音译、意译及音意混合的方式,在这三种方式中以音译型最为常见。民族之间实际交流与书写的需要必然要相互借鉴与学习,弱势民族却要更多的接受强势民族的文化和观念。故社会环境之变迁是出现“新词”最主要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