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会计法律制度探讨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新的概念,进一步将环境保护上升到我国的战略地位,环境问题成为关系到每一名公民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期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付出的环境代价十分沉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如何突破困境,促进持续良性的发展,成为当今主题。因此,构建合理的环境法律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是环境与经济友好共同发展的法律基础。
一、构建环境会计制度的必要性
环境会计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概念,主要是由于环境资源成为一种消费品,在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十分突出的条件下形成的。环境会计指的是在社会利益视角下,把生态资源同环境情况等一同进行会计方式的核算,其重要计量单位为货币,主要内容包括环境资产、收益、负债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计量和报告环境维护与开发所形成的效益,最终正确核算评估生产活动的一门学科。环境会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服务于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
1、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
我国逐步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追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设立环境会计法律制度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必然准备。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改变过去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的经济发展方式,力求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新的可再生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环境代价,在这一过程中,必然需要用法律手段加以规范,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
环境会计法律制度能够成为调节环境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手段,在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结构升级优化。在具体实施中,主要是指通过法律强制手段,限制那些不顾环境成本,追求眼前利益的行为,以此种方式诱导企业改善生产方式,减少资源破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冲出贸易壁垒的选择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各国之间经济合作日益密切,互相依存。面对日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一些国家往往出于自身既得利益,以环境作为其经济贸易中的先决条件,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种行为对国际经济活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不小影响,但同样也是在客观上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多个国家存在广泛贸易联系,要想在当前环境下立足,必须着力提高环境要求,因此,构建适应我国的环境会计法律制度,能够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环境竞争力,促进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是冲出环境这一贸易壁垒的不二选择。
3、实现企业环境资源科学化配置的方式
企业是微观环境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主体,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环境相关问题进行考量评估,并定期依法公开披露,能够全面反映某一企业生产经营具体情况,并准确评估其经济效益与环境成本的关系,依法将其环境影响限制在一定范围,真实反映其扣除环境成本的利润情况,为企业制定对策提升技术,优化内部结构,降低成本,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和相互关系的良性发展。
二、构建我国环境会计法律制度的设想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依靠高资源投入换来的,生态问题是我们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的问题,我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集约型经济,而这一转型的重要保障就是构建合理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制度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将GDP作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这就导致地方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当然,其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不计其数。但我们资源又是有限的,生态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当环境遭受污染时,污染者往往将责任转嫁给社会,环境保护的支出无法短期看到效益,因此,企业缺乏社会责任,环境保护主体积极性不高,便使环境保护陷入实施困境。
上述问题的解决,依靠单纯市场调节远远不够,因此,必须利用“有形的手”――宏观调控手段,做出科学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法律制度是一种执行力较强的方式,能够还原环境资源与企业收益真实状况,使企业在强有力的监管下主动转型效益增长方式,关注生产活动环境影响评价,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环境会计制度构建的初步构想
(1)建立环境资源成本核算体系。基本原则。第一,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在考虑经济发展继续推进的前提下,充分关注环境资源问题,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第二,激励与约束并重。即要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政策的手段,既对能够积极转型,不断降低环境成本的企业进行奖励激励措施。又对那些存在侥幸心理,不顾资源环境代价,只求经济利益的行为进行严格惩罚。基本内容:第一,环境成本的确认和计量。具体包括保护环境所付出的成本以及消除环境破坏所付出的成本两个部分。第二,环境效益的确认和计量。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为了保护环境,履行环境责任,而产生的当前或者预期可得效益。
(2)转变政府的经济发展观念。政府是实施宏观调控的主体,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环境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因此,政府要切实转变观念,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注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过去的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子、老思想一定要丢下,要切记“先污染,后治理”的沉痛代价,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念,利用科技进步,不断优化结构,提高效率,降低环境影响,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要修改完善政府相关考核和绩效评价办法、环境效益考核与奖惩办法,逐步建立科学现代的政绩观导向,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3)健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环境影响评价能够通过有效地分析和预测,提出合理可行的预防或减轻环境影响的方法和举措,可以进行全过程、多方位的监管,能够有效将环境问题解决在源头。《环境影响评价法》如果能将环境会计制度纳入其中,使其成为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从而促进政府作出科学决策,有效防止因为依据不足而导致的盲目性决策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
三、结语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最大的经济发展中国家,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正逐步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优化,环境会计法律制度的建立将很好地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服务于这一转型,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