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儿童心理问题对小学德育课的启示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2004年第1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来自太原市精神病心理康复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的报道显示:青少年及儿童病人超过了病人总量的1/3,更严重的是突破传统的12岁危险年龄,最小的只有8岁。

  一般说来,学龄儿童心理问题分为三类:一是情绪方面,抑郁、厌烦、退缩、恐怖等问题,这类问题多发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身上,表现为上课注意力涣散、拒绝上学、对任何事情缺乏兴趣、害怕陌生人等;二是行为问题,学习适应不良的同学均有行为问题,多表现为做作业拖延症、记忆障碍、同学间交往障碍、上课不愿发言,体育课提不起劲;三是品德问题爆发,以说谎、爱欺负同学、不遵守学校纪律为主要突出的表现。这些心理问题虽没有严重到需要病态,但是却影响到了儿童日常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活动,给家长和老师造成不小的困扰。因为这样的学生教育不当就会成两个极端:一种是屡教不改;一种是敏感自卑。

  为了更好地有针对性的避免学龄儿童的心理问题的产生,需要对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就行分析。

  首先需要了解这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小学6、7岁的孩子,好奇,好动,喜欢模仿,感知觉能力弱,对直观、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自控能力不强,对老师有依赖性特点;8、9岁的孩子是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像内心深刻发展,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和面临困难的增多,情绪敏感易变化,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更多关注;9-11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是大脑内部结构发育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还有学校教育的要求的提高,生理和心理变化的明显,是情绪、意志、习惯变化的关键阶段,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判断力。可以看出小学阶段孩子的情绪变化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如果这三个阶段不能很好地把握,会为以后心理问题的爆发埋下隐患。

  除去生理因素之外,其次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因素也是直接造成了学龄儿童的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是家长的过度期待。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过度的关注会造成孩子情绪上的压力,使孩子产生情绪方面的心理问题,如果自尊心太强的孩子会严重到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争强好胜心会使孩子疲惫不堪。或许每个成年人都能举出小时候被“别人家的孩子”伤害过的例子,甚至这种影响伴随自己到任何事情中。只能说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错误的行为表现和错误的表达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二是社会给予老师和孩子太小的空间。应试教育和教育政策法规、学校纪律把老师和孩子都限制的太多,没有给老师和孩子足够发挥的空间。学校教育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繁重,使老师空不出时间来实践教育者自己的教育理想;孩子被繁重的学校课程所约束,没有自己玩耍的自由,孩子的童年乐趣被更多的作业和兴趣班所占据,但是孩子在兴趣班找不到快乐,更找不到自信心。孩子与其说是预备的成人,更不如说是未来自己的奴隶。被压抑久了的孩子就会形成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心理问题,如果孩子为了逃避惩罚,由前两种行为表现衍生成品德方面的问题。

  三是家长和老师基本的心理知识和调节能力的缺乏,应该需要普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表现为对学龄儿童心理表现不敏感,经常无意间伤害孩子的敏感的内心,间接把好孩子教育成问题孩子。家长只从物质上给予关心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心灵上理解孩子。老师只培养智、体、美优秀的孩子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教育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

  小学德育课程作为关注学龄儿童品德习惯养成的主要课程,从结果上看来没有发挥重要作用,除了假大空之外,看似热闹的课堂却依旧没有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关于怎样有效避免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在德育课上做怎样的尝试,给予我自己浅薄的建议:

  首先是,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多研究心理方面的著作和案例,应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并且在家长中宣传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家长和老师能够建立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孩子的异常表现和个性差异,给予个别辅导,而且充分利用起学校心理辅导师的作用,使主动的自我心理调节变成一种习惯。

  其次是,创造爱的、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卢梭的“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 1我认为,学校的德育给予学龄儿童讲假大空的大道理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这个年纪还不能理解社会责任感,教育应该起到具体真切的效果,让儿童能真实感受到,经历到的教育才有用。如果你想让他学会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那就应该在日常行为中影响他;如果你想让他热爱集体,团结互助,就应该让他有集体的意识,体会集体的力量,要创设真实的活动体验;如果你想让他学会尊重和信任,你就得先学会尊重儿童的意愿,你在他想要观察小动物的时候强制他画画,那就是不尊重等等。教育就是件需要慢慢来的事情,孩子是慢慢长大,教育也应该遵循他成长的规律。

  最后是,给孩子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老师或者说任何人都只是别人生命的旁观者,老师只需要给出自己的建议就好,把判断的权利留给孩子。不同的基因应该都有不同的解读,老师把社会的规则告知了孩子,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不要替他们承担责任。莱斯特市的一位中学校长这样说:每一个儿童都有其内在的潜力和特点,因此我们的责任就是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在其固有的基础和素质上获得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既有公民一般素养、又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才能的人,成为能够自食其力并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龄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和解决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在教育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给予孩子极大的耐心,不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自然环境。

  注释:

  1卢梭.爱弥儿(上卷)[M].商务印书馆,2003:96

上一篇:小学家庭作业布置问题及其优化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代写价格 | 常见问题 CopyRight@2008 - 2022 左翼论文中心 本站所有的文章都是来自网络,并不是我们写作的文章,属于免费文章,只供游客观看,并不用于出售。

毕业论文写作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写作 定制论文 硕士论文指导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如何写论文 本科专科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网 毕业论文写作 文章写作 医学职称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 定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