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探索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应用发展,在金融领域,前沿信息化技术也为传统的金融业态带来了挑战。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企业意识到了信息科技前沿技术对金融领域的巨大影响。2014年,银监会发布了39号文:《关于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加强银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39号文”),提出各大金融机构、企业要培养、发展信息科技的自主可控能力,提高国产化软硬件设备应用率。在此政策背景下,各大金融机构建立了研发中心,培养自主研发能力。然而在前沿金融科技的研究和探索方面,自主化程度仍然较低。大部分金融机构和企业仍倾向于对已有技术的消化和本地化实施,对诸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落地应用,主要采用和外部金融科技公司联合建模、开发的方式,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能力仍然不能做到自主可控。同时,合作的外部金融科技公司或互联网公司由于本身并不开展金融业务,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并不能完全满足金融机构业务需求,前沿技术的应用与一线业务需求仍存在距离,并且在利用金融科技创造新的金融业务场景方面缺乏动力,与金融领域真正实现技术驱动的精细化管理、业务创新的目标仍存在差距。作为国有金融AMCs,大多具有较全的金融牌照和丰富、复杂的金融业务场景,开展金融科技研发,能够为公司防化金融风险、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 国内外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

  1. 金融科技的定义和发展现状。

  (1)金融科技的定义。Fintech(金融科技) 是 Fi- nancial Tech-nology 的缩写,可以简单理解成为Fi-nance(金融)+Technology(科技),但是又不是两者的简单组合,指通过利用各类科技手段创新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金融科技服务当前在国内外的应用,可以看成是传统金融服务和信息科技的结合,覆盖了储蓄、支付、投资、融资等业务场景和领域,在近些年来成为工程界和学术界的应用热点,根据谷歌趋势的数据显示,全球当前对于金融科技的关注度是3年前的10倍。

  (2)金融科技的应用方向。从应用层面来看,金融科技覆盖了目前几乎所有的行业领域,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消费金融,以及围绕满足监管层面的需求专门衍生出了监管科技。具体对这些行业和场景的渗透体现在以下方面,在银行领域主要体现在零售业务、网络借贷与融资、风控和电子支付,在证券领域主要体现在资产管理、智能投顾,保险领域主要体现在风控和线上业务,基金领域包括资产管理、量化交易等,比如大家常见的量化XX号基金,实际上就是程序化交易,消费金融领域更是和金融科技密不可分,由于其小额分散的特点,从获客到风控、催收,都离不开金融科技的支持。对于监管部门,金融科技手段也成为常规化手段,衍生出了监管科技,除此之外,包括现在央行在研究的数字货币,还有大家日常息息相关的电子支付,都是金融科技的具体应用。总而言之,随着现阶段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和实际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金融科技实现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体现在:对现有金融业态进行重构、对金融场景丰富度的提升、对金融业务覆盖对象的扩充。

  (3)金融科技的支撑技术。金融科技应用场景背后的支撑,是日益成熟的前沿信息技术。目前这些技术在业界通常被称为ABCD或BASIC。其中,A代表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B代表Block Chain(区块链),C代表Cloud Computing(云计算),D代表Big Data(大数据),Basic和其类似,B代表big data,A代表AI,S代表Social Network,I代表Internet,C代表Cloud Computing。这些技术其实构成了目前金融科技的主要技术框架。比如,云计算提供了硬件的载体,很多模型、算法和应用是部署在云计算平台上的,大数据则提供了数据层的能力支持,对金融活动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便于被其他应用调用,移动互联网则是产生数据的主要途径,也是应用部署的基础设施,比如支付宝、手机银行等都是在移动互联网上部署的金融科技应用。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移动互联网的事件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则是针对风控、支付清算、数字货币等场景下具体的应用技术。

  在以上应用技术的支持下,目前在国际上涌现出了很多金融科技公司,有的是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有的是传统的金融机构朝着金融科技方向的转型。全球金融科技业务应用领域涵盖:支付清算、借贷融资、零售银行、财富管理、保险、交易结算(数字货币)六大金融领域,全面融入传统金融各板块。

  总结起来,当前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在國际上,欧美等老牌发达国家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应用场景上都领先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开展金融产业时间长,产业链相对完善,在金融产业和信息科技的碰撞、交叉过程中更容易发现新的业务机会和场景,北美、欧洲整体发展水平稳健且相对均衡,老牌金融强国-英国的金融科技生态圈被积极扶植,有着良好的运营策略,也有业界领先的金融科技政治环境。

  二是北美、欧洲的金融科技公司涉及业务种类多样;中国主要涉及支付、借贷、保险、财富管理领域,拥有新兴的金融科技支付及电商交易系统,市场潜力巨大。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前100强中,前十名有五家来自中国,而这一百家企业中,上榜企业主要分布在借贷、支付、监管科技、数字货币、数据分析、保险、资本市场、财富管理、众筹、区块链和会计核算。    2. 中国金融科技的演进。与国外相比,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演进的过程起步较晚,最早是在2014年之前,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传统金融机构开始构建自身的信息系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工商銀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购买当时最先进的IBM中大型机。2014年开始,支付领域开始逐渐发力,金融科技的应用从传统的金融后台支持转移到了前端,电子银行等开始普及,2007年拍拍贷的成立成为国内金融科技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拍拍贷开始利用数据驱动的方式,构建个人信贷业务的信贷工厂,机器学习模型开始真正参与金融的信贷审批决策,2013年余额宝的出现对银行零售业务产生了冲击,令传统金融倍感压力,同时,也是各大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发展互联网战略的开端。但是在这个阶段,前期有一定技术积累的金融科技企业,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优势都较为明显。2016年后,金融科技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随着前沿信息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成熟,金融领域开始了利用技术手段“脱媒”的浪潮,有专家认为,在这种趋势下,未来将会发展成为无金融社会。

  整个演进过程,按照目前金融科技界的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金融科技1.0阶段,也是金融信息化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政策主导、资本扶持。政策层面该阶段的标志是发布于1993年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指出要发展科技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第二阶段金融科技2.0阶段,也是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阶段,金融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和资金端的互联互通,通过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该阶段的特点是科技推动了金融创新,驱动各项监管政策完善。第三阶段是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阶段,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投资决策过程,代替金融机构信用中介的角色,大幅提高了传统金融的效率,因此实现了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释放产能。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演进过程非常迅速,在某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内庞大的客户群体产生的海量数据,且数据监管,尤其是信息安全目前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例如互联网支付,美国的贝宝公司在1998年已经开展业务,而国内最早的支付宝则是在6年后才出现,微信支付更是2016年后才开始。而基于大数据风控的网络借贷,我们只比英国和美国晚了2年。因此,目前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追赶的过程。

  从监管和市场规模层面也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演进程度。其中2015年是金融科技市场规模井喷的一年,以现有增长速度预测,2020年金融科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越来越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201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专门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倒逼监管部门的创新,金融科技的监管也从原来的无序监管,走向规范化。

  二、 同业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在以上大背景下,为了找准金融科技研发的方向和发展模式,本文对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国有AMCs还有众多银保监会直属金融企业进行了调研。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研发工作起步较早,非银机构对于金融科技的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托、证券、消费金融等走在了前列。大部分同业开展金融科技的研发是从2015年开始,原因是2014年银保监会发布了39号文,指出2015年起,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安排不低于5%的年度信息化预算,专门用于支持本机构围绕安全可控信息系统开展前瞻性、创新性和规划性研究。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的变革,外部环境在近些年有力推进了这些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研发工作。

  虽然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科技研发的工作较晚,但是涉足技术领域比较前沿。新的前沿信息科技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转化速度加快,追踪前沿科技并利用其资金、人才优势快速落地,已逐渐成为各大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领域中的常规操作,如知识图谱、复杂网络等在其他领域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在金融领域中已有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用于反欺诈、风险识别等垂直业务场景,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渗透速度明显加快。通过统计今年银保监会风险应用课题的申报情况,目前最热的仍是金融大数据应用相关课题,信托、互联网金融的入围课题数量领先于其他公司,不良资产经营领域的课题入围数量仅有2个。对于银行来说,由于起步较早,在金融科技领域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积累,本文统计了近三十年来各大银行获得的专利数量,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专利数量均超过了900件,并且有超过一半的专利是2011年以后获得的。

  总而言之,金融科技的研发工作在国内的金融领域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从技术上已经达到了金融科技3.0的要求,但是在普及程度上以及应用场景的覆盖上,还存在不均衡发展的现象,尤其是包括AMCs在内的非银机构,金融科技的研发和应用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三、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建议

  通过在作者工作单位调研,AMCs金融科技的发展目前还处于金融科技2.0到3.0的过渡阶段,主要致力于传统金融IT系统建设、运维,数据治理正在逐步完善,大数据平台等金融科技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在进行当中,金融科技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提升AMCs精细化管理水平,更好服务不良资产经营主业,由“业务引导技术应用”转变为“技术驱动业务”,使金融科技成为AMCs做强主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强劲引擎,当前AMCs金融科技开展亟需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尤其是数据基础设施。金融企业作为传统的资本、人力密集型企业,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数据密集型企业。每天的经营活动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关系到企业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更是企业发展的脉搏,能够实时反映出企业的经营、风险状况。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是防化风险、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大数据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都在关注并应用的“传统新兴技术”,能够为企业带来管理水平的提升、经营决策的辅助和业务市场的拓展,而开展大数据应用的土壤就是完备、安全的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具体来说,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需要建立完善的物理设施,包括服务器集群、灾备等系统,从物理条件上满足数据应用的需求;二是需要建立完备的数据治理体系,保证产生的数据真实、可信、可用,满足各项数据应用的需求。    第二,大数据智能应用能力亟待提升。当前阶段,随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应用已经蜕变为大數据智能应用技术。从传统的数据存储、分析过渡到了利用数据中抽象出的信息辅助决策、防化风险、挖掘客户。不良资产经营是AMCs的主业,在不良资产经营活动中,尽调、定价、风控、客户管理等各个关键环节目前仍然依赖于业务人员的行业经验。随着业务的增长,单纯靠人工经验不仅为业务人员带来过多的重复性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容易产生操作性风险。而大数据应用技术则可以通过分析、自学习过往的业务案例,结合人工经验的介入,解决效率和操作性风险问题,为决策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同时在数据层面,所有操作是透明的,也有助于降低操作性风险,帮助管理层实时了解公司各项业务的经营状况,从数据应用层面实现扁平化的高效管理。

  第三,金融科技自主前沿探索势在必行。从趋势分析可以看出,金融科技的发展、更新频率已经逐渐站在了信息技术领域前沿,在某些方面甚至引领了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科技的发展水平构成了大公司和小公司之间的“数字鸿沟”和“智能鸿沟”。如不能及时掌握前沿金融科技的应用,在科技催生新业务场景时迎头赶上,势必会丧失先手优势,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日新月异,在金融科技领域,要跨越“鸿沟”所要付出的时间和资源成本,会随着技术代差的扩大而呈指数级增长。传统金融机构在这一波金融科技浪潮中的沉浮也揭示了这一规律,在金融科技逐渐占据金融领域业务比重的过程中,所有的金融企业都处于“黑森林法则”下,快速产生的科技力量会在短时间内从不同维度对传统金融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甚至对某一行业的经营模式造成颠覆性的影响,而当金融科技成为一家金融企业“护城河”时,将极大加强企业在“黑森林法则”体系中的生存能力。因此,为了巩固行业地位,加大金融科技研发投入,促进自主掌握前沿金融科技并形成生产力,构建“技术护城河”,是AMCs未来健康蓬勃发展的助力条件之一。

  金融科技研发的主要方向是金融科技驱动,平台产品协同,着力于提升金融大数据整合能力,包括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内部存量数据结构化治理和外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以及金融科技产品创新能力,包括企业业务和个人业务应用产品的创新,以期能够覆盖目前AMCs开展的业务方向。尤其是在大数据智能应用技术研发方面,寄希望于依靠技术-场景驱动的模式,推动满足AMCs业务需求的大数据智能应用的研发和落地。

  “仗剑经商”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今金融科技在金融领域中应用场景不断扩张的背景下,作为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掌握了自主可控的先进金融科技,无异于手握了一把在当前行业领域内披荆斩棘的利剑。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代写价格 | 常见问题 CopyRight@2008 - 2022 左翼论文中心 本站所有的文章都是来自网络,并不是我们写作的文章,属于免费文章,只供游客观看,并不用于出售。

毕业论文写作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写作 定制论文 硕士论文指导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如何写论文 本科专科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网 毕业论文写作 文章写作 医学职称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 定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