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一、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势在必行
1、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
2006年中央提出了要将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建设思路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建设农村经济发展。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历史任务,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势必会出现城乡分割发展、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基层党组织必须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地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带领群众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建设。
2、强化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
执政能力是执政党应对执政风险、确保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这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作为党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直接影响着党的政策的贯彻、落实,更决定着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1、部分党员的工作作风不正
党的工作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导向及力量,它关系人心的凝聚,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根本问题。长期的执政地位容易使一部分党员干部在掌握一定权力后居功自傲、贪图享乐,滋生以权谋私、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尤其是面对世情、国情发生的新变化,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官本位主义、享受主义、浮躁主义等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中国梦”的实现。
2、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
邓小平说过:“对一个党员来说,缺乏理论应当是可耻的”。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的理论武装起来的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党员干部的理论素质,直接关系党、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兴衰。在部分党员的思想意识中,“唯书本论”不能与时俱进,用僵化的思想和理论来应对新形势下的改革开放;或学习是为了应付检查、学习自觉性低、动力不足、对学习的认识浅薄,走过场,形式主义严重;学习内容不广泛、不丰富,综合知识储备不足,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用理论去正确指导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纸上谈兵”现象的出现。
3、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党员的宗旨意识薄弱,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与党的先进性不适应;少数基层党组织忽视党员的建设,管理混乱,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基层党组织缺乏优秀人才的支撑,一些基层党员缺乏处理复杂问题、引领人民致富的能力。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途径
1、建设“服务型”组织
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的性质以及党的宗旨,决定了我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在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念,突出“服务”二字。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协商,倾听来自最基层的呼声;将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做为党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加强先进性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保持党员领导干部的纯洁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来武装头脑,提升执政能力,并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首先,改变重形式轻内容的学习形式。深入农村去指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行之有效地学习,让学习“有的放矢”。其次,要明确学习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与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相结合,形成以理论促实践,以实践深化理论的学以致用的良性循环,不断丰富和拓展学习内容。再者,大力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增强执政能力建设。一要增强应变力。基层是矛盾存在的凸显地,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对一些不稳定因素要积极防范和化解,认真处理群众关心的敏感问题,将矛盾消灭在萌芽中。二要提升引导村民致富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及时地深入农村,去指导农村的建设实践,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3、推动基层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学习方式。在坚持中心组学习、党员学习日等传统学习组织方式下,鼓励个性化学习,定期举办讨论会,进行互动学习,加深理解,并灵活运用;大力挖掘农村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引导其成为宣传、学习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的有益形式。
创新学习载体。创建工作必须要通过一个实体,才能吸引广大党员共同参与,增强工作的感召力。要充分发挥县级党校的作用,增加“进村”宣讲的质量与数量。建好远程教育工作站,规范支部活动室等阵地建设。努力将这种阵地建设成为党员学习的熔炉和团结奋进的堡垒。
4、建立、健全党员激励约束机制
职能清晰,强化责任机制。领导、各部门要分工明确,职能清晰,切实履行好“党要管党”的责任,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
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明确目标,量化效果。形成科学、有效地考评机制,并将其作为核定优秀、奖惩的参考依据。
要加强民主监督评价机制建设。监督“两委”继续阳光化、透明化,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监督下,积极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农村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做一名群众满意的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