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ed aging proces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empty nest families in city. How to arrange for these empty nest elders has also become a hot social issue, establish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for empty nest elders is also important. In social support system, individual, family, organization and government are the four key factors; each of th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ly when these four factors becomes an organic integration, a perfect social support for empty nest elders can be established.

  【Key words】Empty nest elders;Social Support; Social Support System

  “空巢老人”一般指的是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易忽视的社会问题。在南京城区,空巢老人在新旧小区里并不少见,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缺吃穿,但在心理上确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孤独和失落。报纸网络上也经常刊登空巢老人的新闻,比如“南京空巢老人网贴家书晒心情”、“南京空巢老人欲出租家中房屋,不收钱想有人陪”、“南京空巢老人,节后很失落”等等。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各个环节的共同参与和配合。本文就从社会支持体系这个角度出发,探讨是否能构建一个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来解决空巢老人的身心照料问题。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空巢老人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几类的老人,如孤寡老人、贫困老人、空巢老人。空巢老人我们通常理解为子女独立居住,留下老年夫妇独立居住的老年人。但也有学者提出,认为空巢老年人应该是指老年夫妻独立居住,子女与父母不在一个城市,若在一个城市,子女仍然是可以进到赡养的义务,并经常看望父母,能产生较多互动的老年人群体。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空巢老人一定是老年夫妻两人,否则一方离开,则成为了独居老人。根据这几种观点,可以将空巢老人分成三类[1],第一种为相对空巢老人,与子女不同住,但同在一个城市,相互之间互动较多;第二种为绝对空巢老人,子女在国外或另一城市居住,相互之间互动不是很频繁;第三种为无子女的空巢老人,没有生养子女或失子的老人。

  (二)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精神病原学最先引入和使用的概念,旨在研究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关于社会支持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提出的观点不一样。社会支持的功能学者Wallston等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人与他人或群体为获取信息、安慰和保障而进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和联系。Canlan将社会支持定义为家人、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等给予的各种支持和帮助,包括钱财、物品、技术和指导。还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定义,认为社会支持是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李强,1998)笔者比较倾向于一下这个定义,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丘海雄,1998)

  (三)老年社会支持

  老年社会支持指老年人从社会和他人处获得的各种支持的总和,也是老年人与他人、社会互动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之总和(徐玲,2002)。对于老年社会支持,其支持对象,以及支持的来源不同于其他社会支持。一般认为城市中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包含三个方面:物质支持、精神支持和生活支持。物质支持顾名思义就是实物、金钱等生活用品方面的支持。尤其是那些没有离退休金、没有养老保险,又达不到国家救助的标准,必须要有子女来赡养的空巢老人。这种情况下,子女的收入状况、生活质量等就直接影响这一部分空巢老人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情况。精神支持是空巢老人必不可少的方面,对空巢老年而言,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保持老年人健康、快乐、幸福的重要条件。生活支持对于空巢老人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城市空巢老年人有些行动的不便、起居的困难,这就决定了生活上的照料也是他们需要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支持。

  二、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空巢老人和空巢老人家庭是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的基础,构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需要全社会各个组织和群体的参与、配合。笔者认为可以从个体、群体、组织、政府等四个方面来构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

  (一)个体

  个体在支持体系中指的是老年人自身的情况,作为空巢老人首先要在个人的调试和适应方面做好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社会各界应尊重、提倡和鼓励老年人的自主自立,充分发挥老年人的自身调节和自我支持作用。具体包括:

  1、做好心理上的调试工作   2、父母都不愿意看到子女离开家庭,尤其是步入老年人行列的。因此老人们自身要做好空巢的心理准备,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尝试着适应空巢生活,积极调试自身的心理,做好角色转换的准备,消除传统观念的影响,合理安排自身的生活。对于一些身体不好的老年人,要与亲朋好友及社区的工作者及时沟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救助。对于空巢后又丧偶的老年人,更要在这个时期做好心理上的调试,自己学会走出“阴影”,有条件的老人可以饲养宠物,或者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加强自己的心理适应功能。

  3、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

  很多空巢的老年人或老年人家庭,往往会陷入比较消极的心理阴影中,不太愿意走出家门,去和别人多接触,多交流。事实上,作为空巢的老人更应该要积极的去面对生活,去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目前南京市大部分社区服务中心或老年大学,都有针对老年人的活动项目,老年人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努力去学习或参加。原先有一技之长的老人,可以发挥余热,适当的参加一些活动,既能为自己增添一点经济来源,又能再次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感。生活阅历、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年人,也可以适时的向周围的年轻人提供一些援助,传授自己的经验。没有特长的老年人,可以尝试去学习一些诸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娱乐活动,既可以解决自己由于空巢带来的孤独感,又能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老人们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例如南京市有很多民间的团体,都是由老年人自己组织的,如摄影团体、舞蹈团体等,活跃在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4、建立新型的老年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融合,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的观点已有点“不合时宜”。尽管传统的孝道文化没有改变,但新时代也赋予了孝文化一种新的意义。空巢的老年人要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建立自己新的价值观。不因子女的“离巢”而自怨自艾、怨声载道,而要活出自己老年生活的精彩。社会也要消除以往对老年人的歧视和偏见,建立一种新型的老年价值观和养老文化。

  (二)家庭

  在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种养老方式中,家庭养老是最符合中国人的心理特征的。这是因为家庭是老年人最直接、最可靠、最便捷的养老资源。家庭成员的关系网络能为老年人提供诸如物质帮助、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方面的支持,这个支持网络是能帮助老年人解决很多养老问题的基本途径。

  空巢老年人家庭在这个支持网络上会有一定的缺失,因此子女或亲属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家庭关系网络,不要因为距离的问题而影响到老年人对家庭的依赖。子女虽然不与老人居住,甚至远在异国他乡,也要在老年人物质、生活上尽可能的安排好,还要不时的与老年人多沟通交流,给予老年人精神慰藉,时常的疏导自己空巢的父母。对于身体不便的老人,更要及时的与当地的亲属、社区工作人员联系好。子女和亲属要支持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对于丧偶的老年人,也要在老年再婚问题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所有一些都为了给空巢老年人建立一个温馨的支持体系,让老年人能更加的健康长寿。

  (三)组织

  社会组织一直在养老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三种养老方式中,除去家庭养老就是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因此这两种养老方式成为了组织在社会支持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于此同时,我们也不可忽略NGO组织的新生力量。

  1、发挥社区养老对空巢老人的作用

  作为子女离巢的空巢老人,应该建立这样的观点,那就是社区是另一个家,一个可以满足自己心理需求、一个可以让自己发挥余热、一个可以让自己重建快乐的心理港湾。社区对于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改善老年人的社会适应功能有很大的意义。笔者认为社区可以从身体康健、心理调试、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几个角度为空巢老人建立社会支持体系。

  首先身体康健就是要为空巢老年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社区要将所有空巢老年人的详细情况全部登记在册,对于一些有慢性疾病或者长期卧床的空巢老人还要重点关注。可以与附近的医院建立长期合作服务,平时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权威来向老年人普及健康保健知识,紧急情况下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第一时间的救助。在心理慰藉方面,社区可以去与一些专业团体联系,也可以组织很多青年志愿者,定时定期到空巢老人家进行家庭服务,陪老人聊聊天,说说话,疏导老人的内心苦闷。也可以组织老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更加有助于老人心理问题的改善。在文化娱乐方面,社区尽可能的为老人提供好文化娱乐的载体,如器械、仪器设备,可以建立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邀请一些老师来辅导老人的文化娱乐项目,提高老人的欣赏与审美情趣。在生活服务方面,社区要完善自身的社区服务网络和家政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服务。目前很多城市的社区都安装了智慧养老系统或一些现代化的服务网络,空巢老人可以通过在家里的操作,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2、强调机构养老是对空巢老人养老方式的补充

  一提到到机构里去养老,很多空巢家庭的老人第一个反应都是反对,既有在物质方面的担忧,也有心理上的很多顾虑。事实上,随着国家对机构养老的不断投入,目前很多养老机构不仅在设施设备上逐步完善,在养老文化方面也做的非常到位,因此机构养老也能在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体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近年来出现的“虚拟养老院”、“居家养老院”都是一种很好的养老模式,特别适用空巢老年人,能帮助他们很好的安度晚年。

  3、认识到NGO组织在社会支持体系中的作用

  近年来NGO组织逐步被大众认知和认可,NGO组织泛指非政府类的社会组织,它们主要承接的是一些社会公益项目和慈善事业。养老事业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因此近年来很多NGO组织加紧了在养老事业中的投入。以南京市为例,这两年南京市就涌现出了很多以老年事业为主的社会NGO组织,有的专门针对失独老人、有的专门针对孤残老人等,因此要在社会支持体系网络中增加对空巢老人的支持,就应该要重视NGO组织这个新生力量。

  (四)政府

  政府力量的支持在老年社会支持体系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人口结构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空巢化的今天,帮助老年人克服诸多生活及心理危机,共创和谐社会,是国家和政府义不容辞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尊老、爱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也是要求全社会都要关注老年人。现在社会中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政府自然也应该倡导一种关注空巢老人的良好社会风气,让空巢老人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消除老年人被社会隔离、孤独等感觉。

  政府要以国家的政策法规为保障,加强对空巢老人和空巢家庭的关注,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的医疗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养老保障金制度,改善各种各样的老年福利设施,探寻适合中国的养老模式。从法律、制度、社会政策等多个层面来保护空巢老人,为空巢老人谋福利,减少空巢老人的担心和顾虑,为日益增长的空巢老人带来更多的关怀。

  三、结语

  在人的生命周期演变过程中,空巢老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强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这个群体的人数越来越多,逐渐成为老年人的主流形式。这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家庭、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社会支持的服务。个人、家庭、组织、政府在这个社会支持网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四个要素既能从宏观上解决空巢老人的共性需求,又能在微观上处理空巢老人的个体需要。只有将四个要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构建一个合理、完善的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代写价格 | 常见问题 CopyRight@2008 - 2022 左翼论文中心 本站所有的文章都是来自网络,并不是我们写作的文章,属于免费文章,只供游客观看,并不用于出售。

毕业论文写作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写作 定制论文 硕士论文指导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如何写论文 本科专科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网 毕业论文写作 文章写作 医学职称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 定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