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社会适应以及社会工作介入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一、“村改居”社区基本情况
南京市作为江苏的省会城市,南京市的城市化与老龄化早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市60岁以上人口约为150万,约占总人口的16.42%。同时,截止到2014年底,南京市城市化率达到了80.5%。其中江宁区作为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经过2014年区划调整,现仍辖10个街道,128个社区居委会、72个社区村委会。总面积1577.75平方公里,人口114.6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超过2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江宁区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和创新基地,国家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和空港枢纽。江宁从东西南三面环抱南京主城,航空、港口、铁路、公路交通体系汇聚,是南京对外沟通的重要枢纽。在南京市城市化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村改居”老年人的社会适应现状
“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社会适应现状主要从生活自理、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生活方式、心理适应等方面来分别阐述。
(一)“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适应状况
对于“村改居”社区老年人来说对基本生活自理方面的适应是拆迁之后首先要面对的,而生活自理适应性主耍包括“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独立处理基本生活任务的能力。
“村改居”社区老年人首先面临的问题即是生存性的问题,如吃饭、洗漱、入厕等基本生活自理行为,也有购物买菜、使用电器、到银行办理存取款的生活自理等生活自理行为。己有对农村老人生活自理适应性的研究中,大部分农村老人在评价自己的基本生活自理适应性方面都认为自己可以适应,但这种适应也是同老人的身体状况直接相关的。
在本次的访谈中的多位“村改居”社区老年人在生活自理适应性方面都认为没有问题,这显示着“村改居”社区老年人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是有很强的自我照顾愿望,不仅如此“村改居”社区老年人还愿意为子女提供力所能及的照顾,比如大多数老人选择为子女一家做饭、打扫,并且在家庭中也愿意担任着照顾孙辈。
(二)“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家庭关系适应状况
家庭生活对于“村改居”社区老年人而言是最为重要的生活内容,“村改居”社区老年人把家庭视为自己晚年幸福唯一寄托,家庭关系作为最亲密的关系,对于“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家庭不仅仅提供着经济和物质生活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为老人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老人对家庭是有非常强的依赖性,因此家庭关系适应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以及老人的精?r状态。
家庭成员间的良好互动可以帮助“村改居”社区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家庭关系,适应移居后的生活。在本次调查的访谈中可以看到,大部分老人对于移居之后的生活是基本满意的,但是在谈及到家庭关系的部分时,老人都出现了对移居之后的家庭关系的不适应,而这种不适应多是由家庭成员间的不良互动所引起的。
(三)“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人际交往适应状况
人际交往适应性反映的是老年人与其他人的和谐互动,建立良好关系的程度。同周围人或群体保持良好的互动,可以丰富休闲生活,对“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移居的生活适应状况是起着积极作用的。人际交往的适应性则是“村改居”社区老洋人的社会适应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本次调查的访谈中可以看到,虽然城镇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模式使得人与人之间关系淡薄,而且拆迁后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长久以来“村改居”社区老年人在农村形成的质朴、热情的人际交往方式使得“村改居”社区老年人能和邻居、其他老年人可以比较好的相处。
(四)“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适应状况
与城市老人不同的,“村改居”社区老年人中终生务农的老人还是占大多数的,在拆迁之后这部分老人不仅仅要面临物质生活方式的改变,更主要是要面对放弃务农之后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本次调查中,显示了部分“村改居”社区老年人在面对移居之后尤其是放弃务农之后生活方式的适应状况。
“村改居”社区的老人脱离了原有的务农生活,慢慢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家庭照顾或被照顾的角色适应。脱离土地的束缚之后,家庭照顾或被照顾组成了“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部分,社区活动或老年人集体活动丰富着“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口常生活,这种城市化的生活以及生活方式逐渐取代了农村的务农生活方式,人们已开始慢慢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但是其一直以来承袭的农村传统的劳动习惯使得这部分老人在移居之后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劳动参与度。
(五)“村改居”社区老年人心理适应状况
“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心理适应状况会因个体的生活自理状况、家庭关系状况、人际关系状况和生活方式状况等方面情况的不同而存在个体性差异的现象。对于年龄稍低些的健康的年轻老人来说,他们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更容易参与移居地的各种活动,扩大人际交往面,消除“村改居”社区老年人同当地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差异,从而更快地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但是老年人相对于其他年轻的群体来说,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就要弱许多了。农村生活也即“村改居”社区老年人在移居之前的生活,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家乡就怀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家乡甚至影响到了人的死后生活,于是,便有了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
三、影响老年人社会适应性的因素分析
数据来自2014年10~12月课题组成员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南京市江宁区部分村改居社区进行入户访谈式问卷调查的结果。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56份,问卷回收率达92%。
(一)客观因素
对农村移居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进行回归分析,投入收入、个人健康、朋友数、邻居数和参加社区活动频率等变量后,其结果发现受教育程度和社区活动的参与频率是主要影响因素(表1)。在受健康程度上,身体越好的老年人适应社会的程度越高,参与社区活动频率高的老年人的社会适应状况越好。 (二)主观因素
主观上移居老人的社会适和生活满意度,孤独感和地区归属感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通过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满意度越高的老年人主观社会适应程度越高,地区归属感越强的老年人其主观社会适应程度越高。当共同投入分析时,孤独感变量的效果被满意度和地区归属感的效果所削减。同样,将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投入回归分析中,也得出同样的结果。即,对于社会适应、教育水平、社区参与频率、满意度和归属感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
四、结论: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对“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主要从个体、家庭、社区和政府等四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个体层面的社会工作介入
在对“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个体层面进行社会工作介入的过程中,尤其要关注“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心理适应状况。首先,以优势视角的角度来帮助“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心理适应状况的改善,帮助“村改居”社区老年人认识到其自身方面存在的优势以及自身周围系统中存在的有利资源,提高“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社会适应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达到心理、精神等主观上的社会适应的目的。其次,应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在个案工作中的使能者的角色,协助移居老人认识到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移居老人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正视自己所面临的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并且积极地去解决。
(二)“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家庭层面的社会工作介入
帮助建立家庭良好的支持系统和家庭成员间的互动系统。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社会再生产最隐秘的场所,是人们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首先即是从家庭这一环节开始的。良好的家庭成员互动关系的建立,可以让整个家庭作为“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坚实后盾。因此,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其协调者的角色身份介入“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家庭,调解家庭中的不和谐关系,帮助“村改居”社区老年人所在的家庭建立家庭成员间良好的互动关系。
(三)“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社区层面的社会工作介入
“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生活的地域已经从原有的农村转变成了社区,社区成为了“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可以从如下角度对“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社会适应实施社区层面的介入:充分发挥迁入地固有老人组织的正向功能。迁入地固有老人组织对“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社会适应具有双重功能,而社会工作者的社区层面的介入是将迁入地固有老人组织的负向功能减至最低,并且充分发掘出迁入地固有老人组织的正向功能,帮助“村改居”社区老年人弱化同迁入地固有老人组织的界限,促进两个群体内部成员的相互交流,从而通过加强人际互动来推动“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社会适应。社区互助组织的建立,发动社区的力量,呼吁社区内的居民提高对“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社会适应问题的关注度,从社区居民的生活、健康、人际等方面的互帮互助来帮助“村改居”社区老年人适应新的社区生活。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资源协调者的角色,协调社区各方面的资源,从而更好地为“村改居”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四)“村改居”社区老年人政府层面的社会工作介入
构建政府对“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支持系统。社会工作者充当着政策影响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是社会政策的影响者。“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客观社会适应问题是同移居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等因素息息相关的,通过倡导构建政府对“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支持系统,在宏观层面上将“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客观社会适应问题的解决进行普遍化处理,使这一问题在整个社会中得到普遍的重视,从而有利于这一问题的缓解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