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政府机关工作效能低下的途径探析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一、政府机关效能建设的基本概念

  机关效能建设是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一种以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为基本目标,把管理的诸要素特别是人的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来推动高层次管理行为创新的活动。机关工作人员是行政管理效能的创造者、承载者,是效能建设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机关效能建设的受益者,是客体。机关效能建设的主体行为是一种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宗旨,以满意为目的的行政创新行为。

  因此,机关效能建设的着力点是要强化对主体行为的约束,更好地服务客体,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同时让客体能有效地监督主体,以获得满意的服务,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做到用科学的机制来完善管理,用完善的管理来体现职能,用良好的职能作用赢得人民的满意。

  机关效能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机关公务人员的思想教育,优化机关管理要素,规范机关管理行为,改善机关运作方式,整合机关管理资源,切实解决机关效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各级机关和广大机关干部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有新的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新的改进,在人民群众对机关工作的满意度上有新的提高,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得更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实现政府角色定位的准确化、行政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政府机关工作效能低下的几种表现

  部门在加快职能转变、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虽然迈出了较大步伐,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机关行政管理还仍然有不适应、不协调、不完善的问题,机关效能还是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

  (一)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陈旧落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广大机关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转变。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机关干部思想观念保守陈旧,甚至还有一些“左”的僵化的东西,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思想的陈旧,管理观念的滞后,服务理念的落后,影响了机关职能的发挥,破坏了地区和部门的形象,使投资软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 “官本位”、“权本位”意识严重

  机构改革之后,有的部门职能转变没有完全到位,缺位、错位、失位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部门和单位只注重追求部门和局部利益,权力部门化,权力利益化,权力个人化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有的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对中央和上级的决定和指示执行不坚决、不彻底,有的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个别领导干部官僚主义意识严重,不能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不良决策和重大决策失误屡见不鲜,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损失。对基层群众关心和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重视不够,解决不力。

  (三)政府机关人浮于事

  由于机构庞大,人员臃肿,造成行政管理成本巨大,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统计资料表明,在未实行机构改革前的1998年,仅全国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支付就高达4700亿元。到目前为止,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冗员过多的问题还没能得到根本解决。某些机关副职干部、虚职领导太多,官多兵少,结果是许多人无事干,许多事无人干,决策的速度和指挥的灵敏度也大大降低。

  (四)形式主义现象较为严重

  有的部门和一些干部工作飘浮,不求实效,只热衷于做表面文章,不顾条件,搞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领导好大喜功,文过饰非,报喜不报忧。缺乏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五)政府机关作风散漫,服务态度较差

  有些单位和部门思想政治工作弱化,对机关工作人员没能实施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有些干部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组织纪律性较差,对自身要求不严格。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上网玩游戏、炒股票、赌博等问题在一些部门和单位依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六)腐化堕落的思想和行为屡禁不止

  跑官卖官、徇私枉法、以权谋私、变相公款消费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民心和社会风气,浪费了大量有限的人力、财力资源,也严重地影响了机关效能的正常发挥。

  三、政府机关存在效能低下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着政府的形象。机关行政效能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一)主观方面的原因

  1.对提高机关效能的认识不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现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机关行政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部分机关干部还没有认识到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加速器,是新形势下服务大局、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反作用的有效体现。加上机关缺乏竞争机制,干部缺乏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以至抱着“铁饭碗”,“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混半天”.这种不珍惜时间,不重视效率的观念,对改进工作、提高机关效能是一种极大的阻力。

  2.部分机关干部道德不正、作风不纯

  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和文化随之传入我国,使一些意志不坚定的机关干部的道德、文化受到影响而发生扭曲。个别机关干部在道德上信奉极端利已主义,在作风上表现为官僚主义,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在脑后,把职位、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途径和手段。在他们的眼里,工作效能并不是工作本身所要追求的目标,而是满足私利的筹码。有许多低效能的现象正是由于没有满足当事人的欲望而故意造成的。有些按照正常途径可以直接办理的事情,由于没有给或少给了经办人“好处”,就多出许多环节和手续来。

  3.机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国民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行,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有很大提高。但从总体上讲,机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些领导干部没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不能正确判断形势、分析情况。不善于协调、处理人与人或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不能很好地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一些机关工作人员不注重学习,知识陈旧,技能低下,不能很好地适应机关服务新的职能。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关效能的提高。

  (二)客观方面的原因

  1.行政机关结构、职责的配置还不尽科学

  我国行政机构中存在的机构臃肿、层次繁多、职责不清的情况,是产生推诿扯皮、互相掣肘、手续繁杂等问题的主要原因。胡锦涛同志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某些行政部门之间责权界限不明确,加上层次过多,职能交叉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以至在工作中,尤其涉及利益差别时,相互拆台甚至会僵持,造成办事效率低下,简单问题复杂化,甚至长期得不到解决。

  2.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我们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在选人、用人、培养人、激励人几个环节上都有一定的缺陷,这是造成行政效能低下的重要原因。行政人员分类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流动,使得某些人不能人尽其才,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考核任用制度不健全,也会使某些真正有觉悟、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奖惩制度不健全,造成“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这些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机关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影响了机关效能的提高。

  3.工作法制化、制度化水平较低,效能监督监察不力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观念、工作习惯、工作方法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有些机关干部法制观念不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有的单位和部门正常的管理制度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缺乏规范性,个人的自由裁量权失度,为个人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留下很大空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关整体工作效能。

  4.不正之风尚待进一步治理

  目前,机关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特别是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行业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效能和行政效率。如果党风、政风不正,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徇情枉法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就会严重影响广大行政人员的积极性,腐蚀机关工作人员队伍,影响国家机关内部组织的健康,不仅影响机关效能的提高,还会影响到整个党和国家的执政基础。

  四、强化政府机关效能建设的途径

  效能概念的丰富内涵决定了机关效能建设的着眼点、着力点的全方位布局。对于管理人员——机关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建设,应该包括学习教育、选拔任用、强化激励、监督制约等方面内容;对于管理系统运行机制的创新建设,应该包括科学设置机构、进一步明晰职责、建立健全保障有效运行的制度和程序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管理系统的物质依托,最重要的是保障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存贮方面的建设。这些方面的内容,不能单一、分开来操作,也不能只靠某一个层面上推进,必须要自上而下规划、各级机关联动、自下而上产生实际成效。综合起来必须抓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来推动机关效能建设(一)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促进观念更新

  我国现有数百万公务员,是一支庞大的干部队伍,起着国家栋梁的支撑作用。如果每一个机关干部都有为党、为国、为民效力的责任心,有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心,集合起来将是无比的力量。当前要重点抓好机关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在深化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下功夫。要特别注意教育和引导机关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现代行政管理理念,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尽快实现由管制行政观念到服务行政观念的转变,实现由强制行政观念向引导行政观念的转变。强化新的服务的理念,即所有机关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公务员都是人民的服务员,为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

  理论学习是提高机关效能建设的保证“只有理论上的成熟,才能达到政治上成熟”

  为了扎实推进理论武装头脑工作,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重大举措,加大了干部培训力度,扎实推进理论武装工作,我们一方面规定时间学习,另一方面,输送干部到外地学习{人均至少一次}外,要求在岗干部全员参加组织轮训,着重在党的理论学习上下功夫。采取内学、外输、网络培训等方试突出了培训内容的创新性;本着急需人才抓紧培训、后备干部加强培训、主要干部重点培训的培训思路,保证了培训规模的全员性;依据不同干部职工的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本着创新培训的模式、管理、制度、手段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讲求了培训质量的实效性;通过培训学习,强化干部职工的“六种意识”即: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程序意识、创新意识,墩促干部职工做“六个方面”的表率,即一是讲学习、业务精的表率;二是讲党性、谋大局的表率;三是讲创新、促发展的表率;四是讲原则、善团结的表率;五是讲纪律、品行端的表率;六是讲正气、树新风的表率,并不断以“八以”体现人性化。论文格式即以理服人、以信取人、以功归人、以奖励人,以法制人、以宽容人、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从而快速促成优质高效的效能机关。

  (二)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政府机关职能转变权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机关部门职能的科学定位是实现机关效能提高的关键。要在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市场经济形势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规范机关部门与市场、企业、事业及社会关系,着重解决好机关职能特别是政府职能缺位、错位、失位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真正实现简政放权。要进一步培育和规范中介机构,使其与政府脱钩,以便承担政府部门不应管理、管理不了、管理不好的事情,从而使政府职能部门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按照精简、统一和效能的原则,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简政放权的角度看,我们就要着手在突出三大重点,推进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好政务服务中心,打造网上审批平台,提高机关行政效率和质量,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中简政放权的重点工作和核心内容。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关键是简政放权。按照从简原则,清理、精简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做到应清则清,应减则减,能放则放。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规范收费行为,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对行政事业性收费主体、收费依据、收费标准、收费范围等内容予以明确并统一公示。着力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按照“统一受理、提前介入、信息共享、同步审查、公开透明、限时办结”的总体要求,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群众高度关注的事项,通过集中办理、并联审批等方式建立“绿色通道”.

  2.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两集中、两到位”的原则,把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和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单位及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统一办理,对拒不纳入的,严格执行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的相关规定“先摘帽子,再进大厅”的“问责”制度,严格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规划和建设局、水利局、林业局、农业局、工商局、司法局等19个部门成立行政审批部门,变一个部门多个科室审批为一个科室集中审批,并整体前移到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到位,变窗口“受理”为窗口“办理”;并在服务窗口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的项目名称、设立依据、申报材料、审批标准和文件、办理程序、承诺期限、收费标准及依据和窗口权限等方面的内容,实行AB岗零缺位工作制,避免空岗、缺岗,树立“效率比笑脸更重要”的服务理念。

  3.完善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充分发挥已成功实现省、市、县(区)三级联网的电子监察系统的监督作用,把群众办事较多、业务量较大、关系公共利益的审批事项作为监控的重点,将每一个行政审批项目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和办结等环节都纳入“电子眼”的视线,并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情况开展现场监控、在线监督、预警纠错、绩效评估、信息服务、决策辅助,使行政审批更加透明公开。通过行政视频监控系统设置在各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的视频监控点和相关网络,进行远程视频图像监控,实现对服务大厅以及公务员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的有效监督。

  (三)推进政府机关效能的提高

  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管理机关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也是现代公共行政的要求。依法行政是保证行政畅通,提高机关行政效能的基本前提。机关效能建设要想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真正收到成效,就必须实现机关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行政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要积极借鉴国际管理先进经验,按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和公约性的原则,认真抓好机关的制度建设,并逐步建立职能清晰、管理健全、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奖罚分明的机关制度体系,努力做到以制度管事管人,推进机关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当前要继续推进机关建立和实施岗位职责制,解决职责不清的问题;健全依法办事制度,解决办事不规范的问题;健全服务承诺制(包括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解决办事效率不高问题;健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解决工作任务不落实的问题;健全效能考评制,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这些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杜绝人浮于事、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争利避责等现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就要在完善制度,构建长效机制入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激励的长效机制,是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根本保证。

  1.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以前到机关办事,向工作人员问路,对方告诉你一个房间号,让你自己去问,至于你要办理的事情该哪个处室负责,该找谁办理,绝大多数被询问的机关工作人员是不会主动“多事”的。实行首问责任制后,首问责任人必须一“问”到底,对前来办理行政审批事项、衔接工作事务或咨询、反映情况的单位和个人应主动热情、以礼待人、文明用语,仔细耐心地接受问询,并对咨询或者申请办理的事项当场登记。对属于自己承办的事项符合条件可以当场办理的应当场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要说明理由,并告知办结时间;对提交材料不齐全的,应一次性书面告知其办事机关的全部办理要求和所需的文书材料,不要让群众多跑或白跑。对不属于自己承办的事项,应将办事人员引导至承办人;如果承办人不在岗,首问责任人要代为接收、转交办理事项,并负责跟踪办理。

  2.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本着高效便民的原则,各行政机关对受理事项要承诺办结或者答复的时限,并在法定期限或本机关承诺的期限内办结。对特别紧急的事项要急事急办,随到随办,情况特殊需超过办事时限的,须经上级领导批准并事先告知办理对象。凡对下级机关或个人请示的具备条件的行政管理事项,行政机关没有正当理由超出法定或本部门承诺时限未做出决定的,一律视为同意,并依规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不作为责任。一件事情涉及两个部门或两个以上部门的,由各级政府确定一个部门为牵头部门,由牵头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并明确每个部门的办理时限,有效避免各部门间彼此推诿、互相扯皮。

  3.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按照“责任明晰、尽职尽责、违者必究、违法必究”的要求,全面推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1)实行机关首长问责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的,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追究该行政机关及机关首长、分管领导、岗位责任人的责任。

  (2)实行行政监察问责制。充分发挥行政效能监察室、行政效能督办室、行政效能监控管理室三个处室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投诉有门、办理有效、结果透明、督查到位的效能投诉工作网络和机制,重点监察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行政审批(许可)等,杜绝幕后操作、幕后交易,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实行行政过错追究制。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规定的职责,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管理工作或损害行政相对方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要追究该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坚决查处涉及行政效能和干部作风的案件。

  (4)开展三大建设,实现标本兼治;效能建设领域广泛,内容丰富,要实现标本兼治,必须坚持抓点带面,连点成线,连线成面,通过重点问题的解决和难点问题的突破,来实现效能建设的整体推进。从而加强三个方面的建设:

  a.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强化干部政治思想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勤政廉政教育,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服务发展的本领、依法行政的本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大力弘扬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的工作作风。健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一肩挑”制度和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制度,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和公推直选制度,大胆选拔使用人品正、干实事、真爬坡、敢破难的干部,着力打造团结和谐的群众满意的干部队伍。

  b.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严格依法、服务大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清理审核职权,编制政务公开目录,制定职权流程图,公开权力运行过程,实现权力运行动态公开与全程监督相结合,有效提升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政务服务中心和各职能部门要采用政务公开走廊、电子幕墙、办事指南、咨询台、咨询电话等形式,最大范围地让社会各界了解本单位的办理程序,广泛接受监督,方便服务对象办事。加大教育、医疗、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环保、公共交通等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力度,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c.严格机关绩效考评。健全“定量+定性+民意”的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科学的、量化的、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办法,严格绩效考核。重点考评贯彻落实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完成本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维护群众利益、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好指标考核、民主评议、明察暗访三个环节,把绩效考核结果与行政问责以及干部的选拔任用、升降去留、奖励惩戒等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四)进一步优化政府机关人才环境

  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提高行政效能,营造良好发展软环境,最关键的还是要抓住“人”这一要素。因此,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是提高机关效能的关键。首先要提高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作用制度,把思想好、能力强、作风硬的人选拔到行政领导岗位上。对素质差、不称职的领导者,要及时撤换,改变过去实际存在的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现象。其次,要提高一般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教育和培训,尽快提高行政工作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创新工作能力,努力使机关干部成为学习型干部、创新型干部。同时,要按照“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要求,在机关中倡导一种学习型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学习成为一种驱动力,引领和规范人的行为,以此提高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进而增强机关工作的整体效能。

  (五)建立健全配套的效能监督监察长效机制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机制是“当务之急”.建立完善的法律基础,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提高机关效能的保证。当前,要大力加强机关民主建设,探索高效的民主决策机制、民主议事机制和公正、公开、公平的工作评价机制。提高依法执政、依法办事的水平。要完善相应的法律基础,尽快建立健全配套的效能监督监察体制。根据党规党纪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一套针对性强和操作性好的效能监督监察机制。要建立由纪检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专门机构负责实施效能监察工作。要设立必要的机关效能投诉部门,向社会公开监督电话。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效能监察,实施科学的效能考评制度和方法,并把考评结果作为组织人事部门干部年终考核与选拔任用、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舆论宣传作为提高机关效能建设的条件。根据“发展要有新突破,改革要有新思路,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拓创新,凝心聚力,为实现机关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

  1.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唱响主旋律,为全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2.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上要有新突破。

  3.深入基层,深入生活,访民情,听民意,抒民声,探寻新经验,捕捉发展新举措,挖掘新亮点,推出新典型。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水平,增强宣传效果。把学习、宣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与建设机关效能工作结合起来。深入生活,扎根于群众,把握时代脉搏,了解群众愿望,变训导式为引导式,变灌输式为启发式,提高宣传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四是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广泛开展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文化活动,形成风格多样、题材丰富,更好地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讴歌人间真情进一步增强精品意识,努力打造艺术精湛、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使宣传文化建设呈现出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努力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在宣传和舆论的影响下取得新成就。

  (六)下大力气转变政府机关作风

  作风是一个组织或个人长期形成的习惯性的思想态度和工作方式。机关工作作风不正,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首要因素。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切实解决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的问题。要大力加强宗旨意识教育,树立群众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民情、体察民意、集中民智,讲求工作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努力以机关作风的转变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

  首先要从强化三个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入手,机关干部作风不正必然导致机关效能不高。按照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的要求,扎实开展作风建设,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是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有力保障。一是强化公仆意识。各级机关干部必须放下“官架子”,时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掌权”,都满腔热情地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办人民群众之所盼,多办顺民意、解民忧、谋民利的实事。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坚决克服“官本位”思想,从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小事做起,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强化大局意识。立足于“懂全局、管本行”,各级机关干部在自觉按照各自分工做好本部门工作的同时,自觉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协调协同,相互理解、积极配合,坚决克服各自为政、互相掣肘、推诿扯皮、矛盾上交的内耗现象。加强学习,多读书、勤看报、常上网,了解信息,增强政治意识和纪律观念,找准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着力点,时刻心中装大局,工作看大局,言行护大局。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人性化管理,使每一个工作环节的服务更加周密细致,大力发扬“亟待解决的问题马上办、老大难问题迎难而上主动办、基层反映的重大问题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深入实际上门办、对不违背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问题创新思维灵活办、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问题不违反保密规定公开透明办”的“五办”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机关考勤纪律,让干部有更多的精力来谋划发展、推动工作、服务群众,为建设高效的效能机关服务百姓做出贡献。

  (七)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机关行政管理要实现信息化、管理技术现代化,这是提高机关效能物质技术手段。当前,要紧密结合各级行政机关的实际,制定规划,加大投入,配置现代化的办公设施。运用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电子传真设备等处理公文、传递和贮存信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实现网上公办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推进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在我国还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对此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现在还为时过早,因为,它还处在探索和发展的复杂进程之中。但政府机关效能建设的实践,已经体现出了与传统公共行政模式重大的差异,如更注重管理绩效和管理效率,更注重市场的力量,更注重管理的弹性而不是僵化,更注重公共部门运行于其中的相关的政治环境,更注重私营部门管理方式在公共部门的应用等等。政府机关效能建设的兴起,特别是它业已表现出的新特征及其发展趋势,都明确地提醒世人: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已经在公共管理领域逐步形成。在目前改革的实践中,尽管出于操作上的需要仍表现出政府继续承担运动主体的角色,但从这场改革运动的发展趋势来看,无疑包含着对近代以来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进行全面检讨的意蕴。

  当然,任何的变革过程都会有得益者和受损者。从信奉市场力量和现代企业“消费者导向”中吸取营养的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在一些大规模实践中虽然显示出了生机和活力,但也积淀着不少理念性的矛盾和冲突。例如,从“企业家政府”和“企业化政府”引出的公共机构与私营企业之间的异同比较;在政治家与高级文官签订业绩合同及其评估过程中,如何避免政治和价值观的影响;在以“三E”---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益或有效性(Effectiveness)作为政府绩效的评估标准时,如何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它对照以公平(Equity)替换经济的政策评估的“三E”标准孰优孰劣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将是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在未来需要认真面对并切实加以解决的。

  但无论如何,尽管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尚处在艰辛的探索之中,还没有形成一种固定统一的模式,尽管政府机关效能建设本身还远非完美,还存在着不少批评和毋庸置疑的问题,但20世纪大多数国家普遍存在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却无疑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及其引发的公共管理模式的变革必将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总之,机关效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适应、加强和改善。同时,要以效能管理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各级机关、每个机关公务人员都是效能建设的责任人,都必须有计划、有措施、有时限、抓落实,不适应的、不作为的、不进步的就应该淘汰,否则我们的机关职能和作用就无法实现。

  结论

  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对于管理人员应该包括学习教育、选拔任用、强化激励、监督制约等方面内容;对于管理系统运行机制的创新建设,应该包括科学设置机构、进一步明晰职责、建立健全保障有效运行的制度和程序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管理系统的物质依托,最重要的是保障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存贮方面的建设。机关效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适应、加强和改善。同时,要以效能管理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逐步推进和深化。

  通过开展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将进一步优化机关管理要素,规范机关管理行为,改善机关运作方式,整合机关管理资源,切实解决机关效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各级机关和广大机关干部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有新的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新的改进,在人民群众对机关工作的满意度上有新的提高,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得更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实现政府角色定位的准确化、行政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效益的最大化,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Buhui.Com]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代写价格 | 常见问题 CopyRight@2008 - 2022 左翼论文中心 本站所有的文章都是来自网络,并不是我们写作的文章,属于免费文章,只供游客观看,并不用于出售。

毕业论文写作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写作 定制论文 硕士论文指导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如何写论文 本科专科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网 毕业论文写作 文章写作 医学职称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 定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