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适龄学生入学率的逐年攀升,独立学院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独立学院是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只要力量,是由普通本科依靠按照新机制和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数量扩张时期的产物。
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就是将大学的智力优势和无形资产与适应市场机制的筹资优势相结合,这也是当前中国高校规模扩张的一种有效的形式,也将成为未来具有特色的一种办学模式。独立学院学生作为一个新的学生群体,因此国内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甚少,仅有的一些关注也是以粗放性概括为主。与普通大学相比较,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状况无论是在收费机制、生源质量、社会认同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他们的学习心理、需求以及动机等也都随之变化着,表现出独特的形态,以下是作者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所特有的心理特点进行的初步探讨。
1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原因
独立学院的学生因为社会的评价及自身的评价等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学习与生活中缺乏自我认同感,由此就产生了自卑感,认为独立学院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能力还是学习成绩都比不上普通本科学校学生,因此自我潜意识存在了一定的压抑感和自我消极性等自卑的弱点,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产生迷茫感,找不到发展方向。另外独立学院的学生很大一部分由于高考前没有很好的把握自己的实力,没有很好地制定好准确的目标,因此造成高考并不理想,就导致自己内心存在一定的失败感,这也是学生心理困境的根源。而独立学院的学生自卑心理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即来自就业竞争、学习能力以及个人实力等。
2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对于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讲,他们有机会进入高校大门的,但是由于高考的失利,使得很多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造成强烈的自卑感和焦虑心理。而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就是,面对困难时抗挫能力差,自我约束能力欠缺等。但是这些特征在独立学院学生的身上更加明显,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韧劲,在学习过程中害怕吃苦,“三分钟学习热度”是当今大学生对待学习的最佳体现,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控制和制约自己,迷恋上网聊天、玩网络游戏、看小说、打牌等等。有的独立学院学生毕业于重点高中,身边的同学、朋友都比较优秀,因此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值较高并不甘于人下,希望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但是很多学生因为没有考进理想的大学而进入独立学院,尤其是在现如今重视文凭、重学历以及重学校牌子的社会,使他们底气不足,心理对未来产生困惑。他们看不清楚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的时候,就会没有自信心,甚至有的学生开始自暴自弃,对自己产生的怀疑,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行,对任何事情都缺乏信心和勇气,内心自卑的情绪便涌现出来。
3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形成的原因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大方面是我们在平时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并不是遗传的缺陷或某些神秘症状的缘故。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心理问题产生是众多因素形成的,如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等。而教育部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过调查,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已经占据大学生总人数的50%左右。
为了避免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发展,就需要我们重点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重点关注,如遗传素质、成熟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和个体人格特质等身心方面。我们可以从两个因素分析:从客观环境因素看,期间的学习、生活以及和人相处相对中学而言都发生了变化。而当面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环境都会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从主观因素上分析,大学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存在的必然的矛盾冲突,其中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如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失望与失宠感、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畏首畏尾甚至自闭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和疾病。
4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妨碍着其心理健康的成长,会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帮助大学生维护和增加其心理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大学生当前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就大学生自身方面来讲,要想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受挫承受能力,就需要其不断完善自身的心理四只,同学科学的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还可以参加一些能够丰富自身人生经验的实践活动。其次在生活方式上,要想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需要科学地安排好自己每天的学习、锻炼和休息,真正意义上实现自我的调节。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学校良好的教育环境,也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关怀、教育。为了使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需要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为新生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以及宽容友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为了做好心理咨询宣传工作,就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广大学生掌握咨询的途径和方式。为了保证新生能够多参与有益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就需要发挥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增进友谊。还要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做好学生加强保健意识的引导工作,使其真正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让学生遇到问题能够有意思地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自信、乐观和坚忍不拔的心理品格。为了完善高校的心理卫生机构,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就需要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卫生机构体系,更好地保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其次,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父母需要多给孩子一点关爱、理想、支持和鼓励,就要在家庭中采取一些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这样能够让学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的艳丽,从而增强家庭心理保健功能,借助家庭的力量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