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管理实践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课堂教学管理,是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益和秩序,协调课堂中的人和事、时间和空间、思维和情感等因素的一种教育行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新时代课堂教学应该探究的问题。那么,应该怎样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有效策略。
一、现状调查
1.失语、多语现象
失语,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一种不出声的现象,没有进入思考的学习模式。多语,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话题。例如,在教学“8只兔子+7只兔子=?”时,学生不加思索便脱口而出:我奶奶家养了3只兔子……
2.无所事事,注意力不集中
相关研究表明:在日常教学中,70.1%的学生小声讲话、做小动作;56%的学生心事重重;14%的學生在课堂上睡觉;46.3%的学生看课外书籍;33.9%的学生上课偷吃东西;53%的学生随意回答问题。这些现象可以归结为:学生课堂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控力弱,没有学习内驱力所导致。
二、原因分析
1.学生消极,缺乏学习兴趣
这一因素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无法集中注意力。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很少采用有效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这是对没有满足学生学习基本需要的环境做出的一种反应。特别是教师对学困生的冷漠、不关心,更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2.教师主导,学生主动性降低
相关调查显示:72%的教师在课堂的角色是控制者;63%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是批评并强行制止;35%的课堂表现为师生关系紧张;26%的教师在课堂中很少采用有效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63%的教师认为课堂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严抓课堂纪律;31%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应该是学生绝对服从教师的管理。
3.生理、心理原因
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不同,所表现的课堂学习行为也不同。学生心理不同也导致了课堂上一些“冲动”行为的产生。29.4%的学生问题行为归因于学生的生理、心理或情感问题。
4.家庭环境原因
很多离异家庭影响着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为孤僻无言、烦躁不安、无所事事,甚至挑衅生事。这些行为表现一大部分原因来源于不安定的家庭环境。
三、构建策略
1.渗透与时俱进的价值观
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对外界的事全然不知,但是同时也充满了好奇心。课前一分钟新闻活动,学生可以说国内、国际时事热点,选择并宣传社会正能量及学生感兴趣的信息,这样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试卷红、黑答题策略
对于怎样有针对性地讲解与辅导学生完成的试卷,笔者认为可以采用红、黑笔答题的方式,即会做的题用黑笔做,不会做的题用红笔抄在试卷上完成。这样,一张试卷上就有了两种颜色的答案。讲解时,教师详细讲解红色答案,这样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我也当教师
从“我要考高分”到“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是从学生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体验成功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复习阶段,这一策略能有效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管理课堂教学。
4.自我反思策略
笔者让学生在教材或笔记等最显眼、最容易看到的地方,将每次测试成绩按照科目、次数、得分的栏目设置表格,逐次登记,时时反思,随时提醒自己,成绩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学生自己规范听课行为,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5.缤纷课堂策略
课堂是师生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心智互动的环境。教学活动场所多元化,学生能够变换另一种学习思维,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体验的成就感。
四、注意事项
1.正确处理课堂教学关系
一节优质课最基本的要求应该体现充实、扎实、丰实、平实、真实。因此,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动静结合、收放自如、活实统一、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关系,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精讲与点拨的基本原则。
2.注意“三不讲”原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明确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教师要遵循没有自学的不要讲,没有讨论的不要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要讲这三个原则。把握好这三个原则,以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管理必须把培养教师的应变能力作为专业技能学习的必备内容,努力将教师的控制、约束、批评、惩罚变为一种学生愉悦的自我反思与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才是课堂教学管理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