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在高等教育课改快速推进的今天,音乐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旨在促进学生良好音乐素养的形成。然而,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更加侧重西方的音乐知识,缺少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内容,以至于学生无法体会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使得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如果可以将民族音乐文化有机融入高校音乐教学,那么可以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一条良好路径,同时也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情感。
一、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价值
(一)是提高高校音乐教学整体水平的有效路径
民族音乐文化是一类重要的高校音乐教学素材,融入到高校音乐教学中,可以从整体上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水平。具体表现如下:
1.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音乐教学所用的教材中西方音乐元素占比较大,而很少涉及到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知识。通过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有效融入民族音乐文化,可以在丰富音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高校音乐课程内容体系,这样不仅增强了音乐课程本身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同时也可以借助民族音乐文化来使学生了解更多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作品,这样更容易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指导学生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开展民族音乐作品赏析活动,使他们在解读和分析民族音乐文化表现特色的时候,有效锻炼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编钟、箜篌等古乐器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乐器演奏能力,从而极大地提升高校音乐教学的教学水平。
2.可以净化学生内在心灵,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音乐本身是一种艺术表现与表达方式,基于民族音乐文化的赏析实践开展音乐教学,可以使高校学生真正体会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与历史,以及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可以借助民族音乐文化氛围的营造来激发高校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体会其中包含的音乐思想,这样可以助力他们正确三观的形成,净化内在心灵,促进文化素养提升。比如,在高校学生体会和感受民族音乐作品背后所包含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的过程中,可以使他们真实领悟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极大地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是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必然选择
高校本身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阵地,肩负着培育传统文化继承者、弘扬者与发展者的重任。同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离不开高校。或者说,高校音乐教学本身肩负着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与使命,高校学生需要自觉承担起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所以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元素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通过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可以向高校学生传递许多历史悠久且内涵丰富的独特音乐文化知识,这样更有利于为国家培育专业性音乐人才,同时夯实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相较于民间文化组织,高校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更加专业、稳定与有效。简言之,无论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实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资源还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价值等角度来讲,将高校当成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机构,都更有助于传承与发展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音乐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为了实现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融入,离不开正确、科学的教学理念的支持,同时这也是确保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得到广泛普及及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条件,所以全体教育工作人员要注意对以往的音乐教学理念进行及时的改进与更新,重新构建全新的音乐教学理念,力求可以使学生正确看待民族音乐文化,并科学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不可以采取机械化的音乐文化传承方式,必须要结合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内涵以及本源特色等进行合理创新,具体就是灵活利用一些现代化和信息化教学理念与思想来为学生高效地讲解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知识,避免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本身产生陌生感与抵触感,同时巧妙地运用新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要重点凸显音乐教学的民族性。
例如,在平时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勇于打破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束缚,突破因循守旧教学理念的困境,对民族音乐文化本身的知识特性与音乐特色进行再认识。然后在原有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再创新,力求可以树立突出民族音乐文化民族特色的多元化教学理念,配合开放式教学理念的应用来满足高校学生的多样化音乐知识学习需求,切不可一味地沿用旧有的教学理念或者常规的教学内容。比如,长调是蒙古族一种非常富有特色的音乐形式,可以展现出草原牧歌的独特演唱魅力,其中涉及到一些装饰音的应用。通过指导学生赏析蒙古族音乐作品,可以使他们体会到历史沧桑感。在实际的音乐授课中,可以将长调融入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切实体会与感受蒙古族音乐辽阔、豪放特征的基础上显著提升他们的音乐水平。
(二)优化音乐课程设计
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音乐教学的水平,为了顺利地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高校音乐教学实践中,确保民族音乐文化融入的效果,必须要对相应的音乐课程进行科学设计。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音乐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许多学校在实际的音乐课程体系设计中没有纳入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课程内容,以至于学生在面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作品的时候存在一知半解的问题。长此以往,民族音乐文化就会逐渐失去高校这一传播路径,甚至逐步被现代人淡忘,最终会限制民族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可以切实解决上述这一问题,高校在开展音乐教学期间需要有计划地对音乐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完善,有效地融入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平时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音乐素养的发展。
例如,首先可以在高校教育教学中专门开设民族音乐文化的相关课程,使民族音乐文化不再仅仅作为传统音乐课程教学的补充,确保高校学生“有课可上”。其次,要注意对高校音乐课程教学的课时进行科学安排与合理调整,要重点增加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课程的课时占比,确保高校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与影响。最后,要注意扩大民族音乐文化相关课程的受众,借助选修课、欣赏课等专门课程的合理设置来扩大相关课程的受众群体,使音乐课不再单独面向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配合必要的、专业的音乐课程教学指导,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三)创新音乐教学手段
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也是影响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音乐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但是在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学实践中,单一化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比较普遍,以至于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与效果。为了可以在音乐教学中顺利地融入民族音乐文化,就必须要结合实际的音乐教学目标与需求,对音乐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大胆的创新,保证可以利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例如,在开展音乐鉴赏课教学之前,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介绍与民族音乐作品相关的创作资料,使他们提前对这些民族音乐作品形成全面的认知。这样一来,在正式进行音乐作品赏析时,也更有助于高校学生融入到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去,并被音乐作品所打动,使他们可以与民族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又或者,可以借助知识讲座的方式,将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知识讲解给学生,以此来拓展他们的民族音乐知识面,提高他们的音乐作品赏析能力。除了常规的课内音乐教学之外,还要注意本着理论结合实践这一教学理念,将课堂搬到教室之外,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户外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有更多机会近距离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采,体会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这不仅可以降低他们学习这些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难度,而且还可以提升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教学的趣味性,对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学习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融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民族音乐文化渗透是提高高校音乐教学整体水平的有效路径,也是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必然选择。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可以从转变音乐教学理念出发,注重优化音乐课程设计和创新音乐教学手段,以确保民族音乐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