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猴儿鼓的生态生成及其艺术特征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艺术,对于苗族来说苗鼓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而猴儿鼓是其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苗鼓的历史久远,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湘西苗族人民躲进自己的天地里生活,一方面是为了逃避战乱,一方面是为了躲避压迫。在这种艰苦的自然条件下,湘西苗族人民乐观向上,对生活并未失去信心,在忙碌的生产和生活之余,创立自己的娱乐和艺术形式――猴儿鼓。猴儿鼓反应了湘西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1、猴儿鼓的介绍
猴儿鼓具有很强的表演性,是湘西苗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猴儿鼓的创立和构建是以湘西苗鼓为基础的,它充分的利用了其演奏手法以及演奏的鼓点节奏。顾名思义,猴儿鼓主要是模仿当地的猴子的动作,然后将一定的艺术行融入到其中。同时猴儿鼓又不乏苗鼓的叙事性,因此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生态艺术形式,也成为了湘西苗族人民的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无论是男女老少,都热爱猴儿鼓。无论是在山间,还是在平底,无论是在农忙,还是在农闲,苗族人民都会演绎猴儿鼓,共同表达自己的民族体验,可以说猴儿鼓已经成为湘西苗族人民的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
猴儿鼓是湘西苗族人民的共同民族回忆,但是区域不同,演绎的方式也有不同,不过都是大同小异,都是在演绎自己的民族的生态艺术,都是在长期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猴儿鼓的演绎交流很少,这和山川阻隔的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鼓手的交流和沟通很少,只是凭借对祖先演绎技术的继承和满腔的热情去打鼓。但是,各不同区的苗民交流很少,优秀的经验只是在固定的区域演奏,其他地区根本无法借鉴。但是自从湘西被解放后,这种情况被打破。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艺术形式,猴儿鼓得到了很高的重视。同时,各个不同苗区的鼓手得到了交流的机会,因此也会定期举办猴儿鼓大赛,冠军会获得“猴儿鼓王”的美誉。“猴儿鼓王”不仅是全体苗民顶礼膜拜的对象,更会受到人们的尊敬。猴儿鼓是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的,因此是对苗地的艺术文化的传承。猴儿鼓来自遥远的历史,但是它与时俱进,充分的吸收了当下许多舞蹈的精髓,包括动作和技巧。因此,可以说猴儿鼓不仅具有辉煌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还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猴儿鼓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意义,因此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2、湘西猴儿鼓的形成
2.1湘西猴儿鼓的形成和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前面提到过,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湘西苗族人民躲进自己的天地里生活,一方面是为了逃避战乱,一方面是为了躲避压迫。在山大沟深的地理环境中生存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团结力。这里的环境恶劣,狼豺经常出现,陡峭的山峰,深不可测的山谷,荒芜人烟的山间,各种禽兽出没。在这种生态环境下,苗族人民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写下了光辉的诗篇。虽然线束很残酷,但是当地人民依然积极向上,寻找一种娱乐的方式派遣生活的压力和不快,这就是猴儿鼓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现实的残酷并未泯灭苗族人民的生活和艺术热情。在猴儿鼓中他们找到了寄托,找到了寄托,生命的意义也得以凸显。
2.2湘西猴儿鼓是建立在对猴子动作的模仿基础上的
“鼓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式活跃,其舞蹈动作基本上是
模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动作,例如:耕田、插秧、挖园种菜、收割打谷、纶麻织锦等。此外还从摹拟动物的动态与神态,猴儿鼓就是如此。模拟性是猴儿鼓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与猴子的交往中,人们模仿猴子的动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猴儿鼓”。在模仿中苗族人民得到了娱乐和放松。猴儿鼓的演绎也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做支撑,也需要一定的表现力。
3、猴儿鼓的生态艺术特征
猴儿鼓的基本节奏有:一点鼓、三点鼓、五点鼓、九点鼓以及十一点鼓。除了这些基本的鼓点节奏外,猴儿鼓还包括精彩绝伦的击鼓技艺,例如:绕花击鼓、交。替击鼓、下叉以及跳跃等。猴儿鼓最基本的生态艺术特征是对猴子动作和神态的模仿,模仿的对象不仅包括单个的猴子而且包括猴群。猴儿鼓的表演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对猴子的真实的生活场景进行模拟。传说猴儿鼓的形成是这样的:一群猴子在抢食物时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堂鼓。堂鼓发出声音,猴子刚开始惊恐,到后来到鼓的旁边,试探性的碰了下鼓,然后就尽情和鼓玩耍。
这个场景分为碰鼓――惊鼓――试鼓――戏鼓|――嬉鼓,下面对这些内容一一做介绍。
碰鼓,即猴儿在一次无意间和鼓接触,鼓是猴子接触的物体。
惊鼓,猴子对于鼓是陌生的,在无拘无束的玩耍过程中接触到这一陌生的物体。鼓发出声音,猴子第一次接触到,因此是恐惧的。可以说惊鼓是猴儿的一种天然的反应和警觉。
试鼓,这是猴子的好奇心所驱使的。尽管刚开始时猴子有些惊吓,但是好奇心让它们去试探鼓。
戏鼓。游戏和玩耍是猴子的本性,通过试鼓后发现鼓并非那么恐惧,于是猴子便开始嬉耍。
嬉鼓。嬉鼓充满了艺术性,在嬉鼓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价值取向。
猴儿鼓是建立在对猴子的形体、动作和神态的模仿的基础上的,猴子的一些基本动作包括:向四周查看,抓痒挠腮、欢呼、荡秋千、攀岩走避等。苗族人民将这些简单地动作进行组合或创新,因此形成了猴儿鼓的不用的套路。
猴儿鼓的难点和精华在于对猴子动作和鼓点进行配合。苗民用自己的智慧将这一点做到了,在欣赏猴儿鼓得到艺术审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民的智慧。
结束语
湘西猴儿鼓不仅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性更具有一定的智慧,是湘西苗民舞蹈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其内涵,保护和传承猴儿鼓,让优秀的文化艺术得到永久的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