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金融行业债券投资交易风险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引言
债券(Bonds/debenture)是一种金融契约,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益。是企业,政府,银行等机构按照法律程序向社会募集资金的一种方式。债权人能在债券投资过程中获得一定收益。债券能有效调动社会闲置资金,增强资金流动性,具有重大社会意义。
1.何为债券风险
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指债券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及变动幅度,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与债券投资相关的所有风险称为总风险,总风险可分为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价格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流动性风险、政治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其中,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最为普遍。
2.我国现存债券交易风险问题分析
我国主要存在的债券风险主要来源于三个层面,法律层面上,中国的债券相关法律体系不如发达国家成熟;经济发展层面上,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制度层面上,现阶段制度体系不够成熟
2.1法律不完备
法律不完备理论是由伦敦经济学院许成钢教授和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德国法学家皮斯特教授于2002年正式提出的。这个理论根本论点阐释了法律本身不灵活性与人与案件灵活性之间的矛盾。
在现实中社会,市场,经济无时无刻不在变动。而相比而言,法律具有稳定性。经济市场的快速变革导致了法律发展具有相对不完备性。法律的不完备性会导致两种结果,要么导致阻吓不足,要么导致阻吓过度。在金融债券市场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2.2地区发展不平衡
根据2018年末债务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政府债券发行情况呈现巨大地区差异。债务余额规模上看,前五的债务大省分别为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和四川。其中,江苏占全国债务总额高达7.2%。但这些省份债务负债率都处于安全水平。以债务余额/GDP衡量,江苏,广东政府债率相对较低。然而青海,贵州的政府负债率高达60%,处于60%安全线之外。这体现了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GDP规模较大但债务率低,西部地区债务规模较小,但政府负债率高。政府债率体现了政府财力,过高债率会阻碍地方政府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2.3地方政府债务的“可转移性”增大债券市场不稳定性
我国的地方政府是与中央政府密切关联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他们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为了国内经济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调控者,中央政府不会允许地方政府“破产”。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一旦无法偿清地方债务之时,中央政府便会通过一系列转移机制将风险转移。当经济高速增长不再成为其中之一的条件时,“铸币税”就成了解决这种情况的手段。然而人民对“铸币税”的承担能力是有限的。过高的货币发行量不仅会造成债券行业,金融行业的动荡,更会导致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增大社会的不稳定性,从而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地方政府债券超额发行而导致的债务转移会极大增加债券风险,最终导致债券贬值,也即购买力风险。
2.4债券流动性不足
与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相比,中国债券市场流动性比较差。中国的国债债券交易主要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商业银行担任了主要购买者的角色。这种交易模式这会带来较高的债券流动性溢价。中国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不足会导致企业债券发行成本以及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受挫。数据显示,2009-2016年间中国企业债券到期收益率平均高于国债收益率2.249个百分点。这直接增加了企业债券的融资成本,影响企业债券定价,还间接增加了企业违约风险。目前我国对企业债券市场的研究还处在萌芽阶段,企业债券市场不成熟,流动性差,这直接增加了我国债券市场的风险。
3.关于减少债券交易风险的建议
3.1完善合理的监管机制
从法律不完备的角度分析,解决法律不完备理论的重要手段是引入合理的监管机制。但法律的不完备性决定了法庭执法机关拥有自由裁定的空间,这体现在“剩余立法权“和”自由裁量权“的出现。然而,法庭执法的机制是被动的,是滞后,消极的,只有在起诉后才能进入正常的执法程序。在这种情况下,风险往往已经产生甚至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危害。因此,完善监管机构的执法行为就尤为关键。与法庭执法不同,监管机构的执法行为是积极的,主动的,往往能事前或是在危害发生之处就减少或制止危害的发生。这能大大降低法律的不完备性带来的风险。能使风险进入一个可控的范围,减少证券投资的风险因素。
3.2促进地方债券行业均衡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我国局部地区政府债券负债率高,养老负担大,加之当下中国经济下行期间为维持经济增长的减税政策,这些都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的提升。这个问题究其根本,在于地方经济水平发展较差,缺乏稳定的经济增长点,产业转型慢。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负债率对整体债券行业的不利影响,这就要求地方秉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方面要求国家从外部扶持,利用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地方找到自己的独特经济优势,培养地方型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当地特有优势,找到经济发展的内动力,提高GDP,提高地方融资以及使用资金的效率。地方政府应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加强地方经济建设,降低负债率,逐步降低地方政府债券风险。
3.3中央政府对地方债务监管与调控
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地方政府的债务,中央有相当大的权利与能力对其进行监管与调节。中央控制的基本原则应是,因地制宜制定一定债务发行额度,允许地方政府在偿还能力内自由发行债券,避免正常情况下地方的债务违约风险。这种控制应该是一种相对控制。由于中国地区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这种债券发行限额应跟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应指定。这应是一个合理的,理性的额度线,既不阻碍当地经济增长,又能有效防范债券投资以及交易风险。这对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3.4坚持发展场外交易为主的二级市场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公司债将在债券市场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完善监管体系的同时,发展自由交易模式以及学习美国的双边报价制度能有效增加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企业融资的流动性成本。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放宽投资者的准入标准,提升投资者的交易活跃度和积极性。让个人更多的参与到债券的投资中,这将给债券市场注入全新的活力和新鲜的血液。
结语
债券投资将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债券行业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多层次,高流动性的市场是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中国经济走向的稳重求进,持续向好,债券行业的发展必将越来越完善。虽然有收益就有风险,但中国债券市场风险的可控性,可视化必将会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