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业国际化讨论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指以证券为媒介的国际间证券流动,即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证券投资超越一国的界限,实现国际间的自由化,原来一国性的证券市场变成了国际性的证券市场。世界各主要证券市场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这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大证券交易所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各国竞相建立创业板市场、各国证券交易所寻求大联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开放,我国证券市场也逐步国际化,这使得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关联程度提高,相互影响更加明显。中国加入WTO以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

  

  一、我国证券业的基本情况

  

  我国证券业积极创新、从零起步,通过提供证券交易、证券承销、财务顾问、基金理财等金融服务,在满足企业和投资者的投融资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金融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当着加快证券要素融通、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二十几年来,证券业坚持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证券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新兴产业。(一)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历程

  1987年9月,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专业性证券公司。之后,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证券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证券公司数量迅速增加,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成立了证券公司,开展国库券的发行、本地区股份制试点企业的债券和股票发行、自营和代理证券买卖业务及其他证券服务业务,证券业初步形成。

  1995年《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的实施,确立了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格局。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关于撤销及转让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所属信托投资公司及下设证券营业部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撤销或转让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租赁公司、典当行等金融机构及融资中心(金融市场)下设证券营业部有关问题的通知》,共763家证券交易营业部从商业银行等母体中分离出来,并入证券公司或信托投资公司,全国94家证券公司1996年底总资产达1590.53亿元,报表盈利合计4.62亿元,证券业获得了较大发展。

  1995年,中国建设银行与摩根?斯坦利等外资金融机构合资组建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证券经营机构。1997年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取得了A股主承销商资格。同时,作为联席全球协调人、薄记管理人、保荐人以及主承销商帮助中国电信(香港)在纽约和香港成功上市,证券业的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

  1998年出台的《证券法》对证券公司的设立、业务范围、经营规则、管理体制等做出了具体规定,将证券公司的经营活动纳入规范化轨道,确立了证券业的法律地位,证券公司成为活跃市场的主体,证券业发展壮大。到2001年底,全国118家证券公司注册证券总额747亿元,净资产863亿元,总资产5817亿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了267%、182%和172%。同时,非证券类资产的剥离、保证金的严格管理、禁止“透支”以及信托与证券分业等措施的落实,使证券机构资产状况明显好转。

  2001年以来股市持续低迷,证券业经受了市场结构性调整的考验,到2004年初前后,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充分暴露,风险集中爆发,全行业生存与发展遭遇严峻的挑战和空前的困难。从2004年8月开始,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实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基本化解了历史遗留风险,初步形成了防范风险、促进证券公司规范发展的有效机制,实现了阶段性目标。截至2006年底,92%的证券公司实现风险监控指标全部达标,扭转了全行业连续四年亏损的局面。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积极推进证券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证券和其他要素市场”。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证券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证券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在经历了初期的探索和培育后,开始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随着证券市场各项改革和发展工作不断取得成效,证券市场呈现出结构性牛市的新变化,证券业在牛市中中介证券业务,将分享市场发展的成果,跨入增量业务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证券市场解决体制机制性问题中,又将分享市场改革的成果,步入存量业务翻番的发展机遇期;在证券市场完善功能的创新中,增加证券业的中介功能,增添创新业务的新兴机遇期;证券业在证券市场的发展、改革和创新中迎来里程碑式发展的新机遇,证券业的发展形态、产业结构、服务功能、对外开放和监管体系正在呈现崭新局面。(二)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证券市场,起步于80年代初,在至今不到20年时间里,相继发行了国际债券、B股、H股、红筹股、N股、ADR并对买壳上市、借壳上市及设立国家基金等多种筹资方式进行了尝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并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现实障碍:

  1.上市公司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我国股份制经济不规范,现代企业制度难以真正贯彻,宏观经济运行中缺乏真正的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我国的股份公司大都是在《公司法》颁布之前经改制设立的,而且改制之前这些公司都拥有大量的下属企业,有的是通过划拨兼并而来,有的则以集体所有制形式成立,有的还受到地方机构和部门的管理,这些都导致企业的产权和管理结构不清晰,存在较多的关联交易;而且许多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股东大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董事长总经理实际上仍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董事长总经理权责不清,信息披露极不规范。

  2.金融管制较严,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

  我国目前仍实行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其中对证券市场的管制主要是对证券机构建立的限制、对证券上市规模的限制、对外国投资者投资证券活动的限制、对在华外国金融机构业务的限制等。其中,影响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一个主要障碍是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造成A、B股市场分割。这种资金不自由、货币不自由的壁垒在很大程度上排斥了国际证券证券。虽然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外汇调剂中心把所得部分利润汇回本国,但这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没什么吸引力。

  3.对证券市场的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

  公司股票的发行与上市,迄今实行的是额度分配和审批制度。这种以行政手段分配证券市场资源的制度,排斥了企业以业绩和成长预期竞争进入证券市场的平等机会,为寻租行为提供了空间,给绩劣公司以“公关”和虚假包装等手段挤入上市公司行列开了后门,导致上市公司良莠不齐,增加了证券市场的风险。

  4.证券市场投机过度,风险过大

  理论上说,证券市场应是一个投资场所,由于其收益高,故具有较高的风险是理所当然。但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受多种利益机制的内在驱动,其中的风险被明显放大,从而使我国证券市场相对正常、成熟的市场有更大的风险:(1)政府缺乏管理经验和行为规范,对证券市场干预不及时、不果断或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造成市场震荡;(2)部分机构投资者人为地操纵市场,还有些投资者为谋取暴力,四处散布虚假信息,造成争购或争售某种股票等种种违法违规行为,往往使广大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3)证券中介机构自律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二、我国证券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需要,是一国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具有一定的内在客观性。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有利于我国经济融入国际市场之中,参与世界经济的大循环。

  (一)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必要性来看:

  1.证券市场国际化符合当前国际证券流动证券化的总体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证券流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以银团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比重下降,以发行公开上市证券为主的直接融资比重上升,国际证券流动证券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95年全球发行国际债券5016.6亿美元,发行国际股票442.3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分别为11.6%和25。3%。1995年净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证券1815亿美元,其中证券投资占20.3%。1995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证券投资占净流入证券1059亿美元的17.5%,相当于同年发展中国家证券投资总额的50%。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正好符合国际证券流动证券化的总体趋势。

  2.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开辟了境外融资的新渠道

  据日本野村证券估计,若中国经济增长仍保持8%―9%的速度,今后5年所需外资至少是2000―5000亿美元。适应国际证券流动证券化的趋势,国际证券融资将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截至1997年12月,中国依靠发行股票共筹资137.8亿美元,占同期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

  3.证券市场国际化有利于建立一套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现代经济制度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意味着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和上市公司经营行为的规范化,这是企业进入国际证券市场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还可以使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向国际规范化方向发展,可以培养企业的竞争意识,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必然性来看:

  中国证券市场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实现了市场建设质的跨越,并且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充分展现了一个新兴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当今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日益加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而单独繁荣。在中国经济进一步加入WTO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过程中,国内证券服务的国际化和证券市场的逐步开放构成未来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1.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要求

  证券市场国际化,将有力的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中国企业通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等,可以提高企业的国际声誉和知名度,在国际市场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其次通过国际资本市场企业能够迅速筹集资金,扩大业务规模和经营领域,实行规模经营,从而能增强同跨国公司竞争的实力;最后证券市场国际化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机构、制定适应国际环境的竞争战略、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和信息网络、贯彻国际质量标准、转变经营观念、健全营销组织体系,推动企业实行跨国经营。

  2.证券市场国际化是金融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中国加入WTO,在为中国的发展带来莫大机遇的同时,也必将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和冲击。中国金融业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机遇和挑战,这些机遇和挑战包括整个金融体制的变革、金融监管体系的变化、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外汇体制改革等等。作为金融市场核心的资本证券市场,其对外开放也是必然的趋势。不仅将有利于国内上市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中国股市的整体基础更加扎实,而且将给中国股市吸收外资提供条件。同时外资证券商进入后,除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还将强化国内券商的竞争意识,促使其加速改革,加强经营管理,改善服务水平,降低经营成本。最后根据对等互惠原则,中国证券业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外国证券市场也将对中国证券机构开放,这样国内券商可以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向外拓展,加速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3.证券市场国际化是多渠道引进外资的必然要求

  自80年代初以来,在中国积极引进外资政策影响下,实际流入外国资金以年均 30。5%的速度增长。进入90年代以后,通过资本市场国际化来吸引更多外资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成为一个国家在新的国际环境中争取外部资金来源的必要手段。借助国际证券市场,推动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的步伐,能够使企业迅速筹集低成本的资金,特别是利用股票市场吸引外资,不必承担还本付息义务,又不会增加国家外债负担,拓宽了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渠道;同时国外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股权投资来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收益。证券融资的国际化不仅符合中国的投资主体由单一国家主体向多元化主体的改革方向,而且顺应了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方式的变化趋势。可以预计,在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逐步开放的背景下,以证券方式流入中国的国际资本将会显著增加,其增长速度可能在近期内超过直接投资。

  

  三、解决方法以及应该注意防范的问题

  

  证券行业在市场国际化变迁、投资多元化、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求生存,图发展是摆在每一个证券业管理人员面前的头等大事。为了求生存图发展,我国券商必须站在时代高度审视这风云变化的世界,在继续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完善、提高,制定出我们的发展对策。

  (一)积极推动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和市场化

  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和市场化建设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重要前提,只有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原有的市场体系和运作机制,证券市场才真正具备国际化的条件。规范化、国际化是中国证券业发展的趋势,但应坚持规范化先于国际化。规范运作是对外开放的条件和保证,只有大力推进证券公司在规范的前提下发展,才能为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证券公司积累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做法。2004年中国证监会实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以来,清理了大量违规运作的证券机构,证券公司风险逐步释放,初步形成了合规经营的意识和理念,为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条件。2005年9月,国务院批准瑞银集团重组北京证券的方案,瑞银集团出资17亿元人民币,收购原北京证券3亿股份,成为瑞银证券第一大股东。瑞银证券是中国第一家取得综合业务牌照的中外合资证券公司,但这可能只是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完成前由国务院特批的个案,并非是国际化先于规范化,而是为了通过外资入股的方式推动风险证券公司的重组,减少国家化解风险的成本。

  (二)逐步放松对证券市场开放的管制

  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成熟和对境外证券承受能力的逐步增强,应逐步放宽对QFII的限制、鼓励更多的QFII参与到国内经济建设中。如逐步调低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进入门槛;逐步缩短对投入证券回笼期限的限定等。同时,开始尝试并推行QDII制度。最后完全放开证券市场,按照国民待遇原则,直接参与国际市场、平等竞争。在利率自由化和汇率浮动的前提下,放开证券项目的可兑换,实现证券项目下的自由进出,基本取消对于国外投资者和国外证券机构的各种限制,国内的投资者可以自由的在国际证券市场上投资,最终完成我国证券市场的全面国际化。

  (三)开展多种融资渠道

  目前证券公司的融资政策始终没有放开,使得券商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制约了经营与发展。我国券商的融资渠道相当狭窄,目前仅有银行间同业拆借、股票质押贷款、国债回购等短期融资渠道,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企业还相距甚远。因此国家必须推出一些政策,开展多种融资渠道,推动一些符合条件的国有银行和证券公司上市,以迎接国外金融机构对我国的直面冲击和挑战。

  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新修订的《证券法》第129条规定:经国务院证券监管部门批准,证券公司可以在境外设立、收购或者参股证券经营机构。这为我国证券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有力的法律保障。2005年8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上证所主办的“证券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上表示,鼓励证券公司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调整组织结构、创新经营模式;允许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在境外设立、收购、参股证券类机构,为其参与国际证券市场的竞争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是监管部门支持证券公司创新发展所采取的积极务实的措施之一,为证券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大力加强诚信建设,积极推动市场主体的自律

  在证券业的国际化进程中,一定要将相当大的精力放在本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和法律制度建设上。成熟的资本市场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一方面通过国家不断的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规,严格执法的力度,券商注重本身的自律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市场经济道德的重建。诚信和守约的目的在于促使人们自觉地维护与其交易的一方的权利和利益,而诚实守约精神的落实,也能使人们依据一种道德默契和道德情感来制订交易契约和履行应尽的义务。诚信守约所带来的良好的声誉,也必将给交易者带来长期的收益。在持股主体不断人格化的过程上,加强市场经济道德重建也是股票市场信用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在规范经营上下功夫,加强券商及其他中介机构自身的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高效的风险防范的内控机制。2001年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规范证券公司行为的重大法规,包括《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谈话提醒制度实施办法》、《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2002年《证券公司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这些法规颁布和实施确定了证券公司的管理法规框架逐步形成,不仅勾勒出证券公司的监管体系的结构,也大大加强了国内证券公司风险防范的意识。证券公司在运用各种竞争手段的同时,将更注重业务经营的规范性和风险性。

  (五)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队伍,适应未来更大范围的国际化竞争

  按照世界资本市场动作的国际惯例以及境外机构的经营理念,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规范业务方案,训练员工思维方式,提高业务运作水平,尽可能地与国际惯例接轨。经纪类公司与综合类公司相比在人才结构上有弱点,人才结构的合理是取得效益的保证,经纪类公司应具备有经验、高水平、高素质、懂业务和服务热情周到的团队,其人才合约长期做多。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和职员素质的提高,这一管理直接影响经营的成败。通过资源管理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力,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就目前而言,一些券商现有的人员情况比较复杂,都有各自的经济资源。 怎样开发这些资源并合理的使用杜绝浪费,将投入的人力资本最少,取得的经济收益最高,这是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必研课题。因此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构应以“因人制宜留人才、加紧争夺聚人才、素质创新育人才、创造收益用 人才” 为目标进行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人力资源信息及档案原始资料。

  

  四、结语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具有明显的“新兴加转轨”特征,既要通过对外开放推动国内证券市场的完善,又要维护本国的金融安全与稳定。这客观上要求我国采取渐次的开放策略,逐步推进开放进程,扩大开放范围。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根据本国证券市场发育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国或本地区的对外开放路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证券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往往根据本国和本地区实际需要,在特定时期采取一些限制性措施,适度保护国内证券业的发展,维护本国的金融秩序,发挥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我国的证券国际化需要更加审慎的开放态度。

  规范化、国际化是中国证券业发展的趋势,但应坚持规范化先于国际化。规范运作是对外开放的条件和保证,只有大力推进证券公司在规范的前提下发展,才能为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推动证券公司规范经营的同时,还应着眼于提高证券公司的整体实力。以规范促发展,以发展带规范。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证券业不仅总体资产规模较小,而且市场集中度不高,缺少证券雄厚、实力强大的行业领跑者。经过近几年来市场持续调整的严峻考验,证券公司刚走出低谷,经营实力大都还很薄弱,根本无法与国外大型投资银行相提并论;而且我国目前仍处于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阶段,然而在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席卷下,成熟市场上已基本形成了混业经营的格局,涌现了一批业务多元化金融控股集团。我国证券公司只有不断强身健体、修炼内功、增强实力,一旦证券业对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才能应对外资机构带来的挑战,否则必将处于不利地位,原有的生存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发展空间将受到进一步挤压。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代写价格 | 常见问题 CopyRight@2008 - 2022 左翼论文中心 本站所有的文章都是来自网络,并不是我们写作的文章,属于免费文章,只供游客观看,并不用于出售。

毕业论文写作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写作 定制论文 硕士论文指导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如何写论文 本科专科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网 毕业论文写作 文章写作 医学职称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 定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