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中化学实验课高效互动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高中阶段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也就是顺利进入高等学院进行学习。这就使得教学与学习存在较大目的性,不关注教材以外的内容。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互动课堂模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提高师生互动频率,拉近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1.互动教学模式概念及作用分析
1.1概念界定
随着当代教育持续改革,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最受欢迎的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形式。这种模式最重要的是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把课堂上原本“静态”的画面转变成“动态”,也就是说,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积极表现自我,而不只是简单地去听老师讲,师生之间能够进行相应的互动交流。
1.2作用分析
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得到改善,有效地吸收其优点,摒弃不好的方面。在课堂上,如果教师遵循以往教学方式,只是简单的去讲,不让学生表达自我,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课堂气氛将会死气沉沉,学生不会进行深入学习,学不懂,甚至可能会因此放弃学习。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高中生可以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完成知识学习,还可以激发学习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有效帮助学生们提升化学水平。学生学习化学比学习其他学科更加吃力,而化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性还是较广泛的。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比赛,看谁解题最快且答案准确,就给予其一定的奖励,调动他们对练习化学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化学课堂上采取用化学交流对话的方式,让他们不断进行练习,长此以往,化学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2.高中化学实验互动教学应用
2.1创设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实验
(1)预习实验原理。化学教师要在实验教学开始前安排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掌握实验原理及实验仪器设备,并设置一些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帮助学生掌握实验重难点,避免实验意外的发生。(2)鼓励学生自主实验。在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后,鼓励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器材、试剂、装置等,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使学生自己动手操作。(3)做好总结分析环节。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给出改进策略,使其掌握化学知识与内涵。
2.2演示实验,提高师生互动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可以通过持续提问的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明确实验步骤、流程及所需试剂药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并给出适当的指点与帮助措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互动效果。
例如:在讲解氯气化学性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完成演示实验:(1)干燥的有色布条通过氯气;(2)湿润的有色布条通过氯气。对比两组实验效果,学生会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什么湿润有色布条会出现褪色情况,而干燥的有色布条则没有变化呢?经过思考讨论,他们会得出氯气与水发生反应会出现褪色的结果,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两者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以这个问题为基础完成化学探究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详细观察实验步骤与流程,并对实验过程发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促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与改进教学措施。
2.3微课教学,深化师生互动效果
教师可在原电池教学时,提前制作视频,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很好地体现出来。首先组织学生实验,通过铜丝与锌粒在稀硫酸中接触,铜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引发猜想“氢离子往铜丝方向移动,得到电子形成氢气,说明铜丝上有电子,电子是锌失去的转移到铜上去了吗?”学生带着疑问,通过实验收集证据,验证猜想得出结论,从而形成“原电池”的概念。猜想验证的过程其实就是证据推理的科学思维过程。“这一装置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将铜片换成石墨、稀硫酸换成乙醇试试?在此基础上,建构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模型,了解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如何判断一个装置是否属于原电池?就需要借助模型认知,让学生尝试从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氧化还原反应等方面做出判断。
3.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引入互动课堂,通过师生交流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能够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此外,在应用互动教学模式时,要结合教学目标与内容,提前制定好教学方案,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