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理念下的高中年级管理转型初探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一、当前我国高中年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级中学年级主任(或组长)大多是由副校长或学校中层干部担任,改变了原来教务主任通过教研组长管理教师势单力薄的状况,使教师日常工作秩序井然,组内日常管理严密,许多问题可以在年级内部及时得到处理,几个年级分而治之,减轻了校领导的管理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不少问题。
根据调查了解发现当前我国高中管理模式通常是年级组从属于学校处室,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从属多处室,二是从属一处室,学校组织职能的分化导致平等部门增多,部门间的协调难度增大,由于学校组织职能的分化导致对年级组重视不足,年级主任(组长)的积极性不高。在学校“校长办公会――主管校长――教务处、德育处――年级组”这种常规管理网络中,年级组位于第四层,层位多,势必造成信息传递迟缓和衰减,不利于反馈和沟通,管理层次、幅度的增加,还导致了某些管理层失控,处理不好很容易产生“内耗现象”。
二、人本理念下高中年级管理转型策略
级组管理是学校综合管理的前沿阵地,它不仅是对事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管理和教育的主体,是学校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年级管理的转型当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入手。
(一)以师为本,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特殊社会机构,在这里施教者是教师,接受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两相比较,教师明显处于主导地位、是学校管理中最为重要也最可珍贵的一种资源。
1、以勤奋敬业的精神感召人,促进教师活力生态发展
要使年级教师“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这就要求行政领导者首先以身作则,使年级教师心悦诚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的激励引领对进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校领导要做好教师发展中的导航者、喝彩者,注重人文关怀,而非权利控制;在对年级教师的管理上,要尽量多的提供展示平台以及学习培训机会,给予教师建构新知识的机会和场所,在自我认知并产生人际学习的同时,通过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自我认知,改造迁移范式,超越自我,谋求策略,继而共享学习经验,进一步生成新知,再将之作用于教育教学,从而在良性循环中令教学持续有效发展。加强团结,构建和谐,打造和谐的人际文化,团结稳定是年级组工作的基石,年级领导应苦练维稳之功,善于团结一帮人,干成一番事。
2、完善制度,文化引领,以公正的标准对待人
管理就是追求一种公正的调和,年级组管理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完善的制度支撑。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工作,让每位教师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给予公正的评价,学校每一个评价的制度的出台,都应充分尊重、兼顾各种因素,抓住各种细节。尤其是虚心广泛地听取老师们的意见。给每个教师事业发展、专业成长提供平等的专业培训机会。制度从老师中来,再到老师去,既体现了公平,又把制度的执行强制行为自然变成老师们的自律行为使所有教师不仅口服,而且心服。德育领先,以人为本,落实人本的管理文化,关心年级组内的每一位成员的喜怒哀乐,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用真情感动他们。文化引领才是年级管理的最高境界通过实施文化引导策略,营造浓烈的育人氛围,更易于年级组师生接受,从而提高年级工作的效果。
(二)以生为本,培育学生幸福健康成长
一个年级的发展,既凝聚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无私奉献,也承载了无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不断丰富并完善生本教育的内涵,力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成长的沃土。
1、不挑剔不歧视学生
“以生为本”首先要做到不挑剔不歧视学生年级组应通过教育讲座和师德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要和学生平等沟通,理解学生各方面的困难,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心,增强求知欲,学会自主学习。
在年级组的班级建设中不分快慢班,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平均分到各班,后进生和优秀生同桌,建立实力相当的学习小组,通过“兵教兵”、小组内互帮互助转化后进生。从起始年级抓起、从起始学科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辍学。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班集体的温暖。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年级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是让学生学好知识,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以生为本”就是要把课堂和班级管理的主动权科学合理地交到学生手中,在教师主导下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新课改精神倡导的“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模式得以实施,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综上所述,年级组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科学管理的必要保证,高中年级组管理策略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和前途命运,“人本管理”可以凝聚人心,团结力量,成就事业,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